陶瓷艺术大师葛军的艺术人生 陶瓷艺术大师葛军的艺术人生 作者:海合龙祥他是当代陶瓷大师,深耕紫砂文化艺术领域多年,独具一格的匠心工艺,将传统与现代完美契合者、传统文化底蕴的传承者、时代艺术的缔造者。他就是葛军,被誉为紫砂界的陶瓷大师,始于传统,终于工艺,完美诠释了艺术的真谛。葛军是博士、教授,更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中国工美行... 馨德全媒体 2023-03-21 1 馨德
营口《孙氏家谱》重修编撰座谈会 彰显传统乡土文化 营口《孙氏家谱》重修编撰座谈会 彰显传统乡土文化(陶凯龙)营口讯 盛世修家谱,不仅能唤醒更多族人对祖先的追忆与怀思;更能继往开来,传承重任,彰显中华传统乡土文化。近日,辽宁省营口市孙氏家族十三世孙孙守拓历尽艰辛编撰《第8次重修孙氏家谱》见面会在营口举办。据了解;380年前,孙尚仁漂洋过海来到辽东半岛孙家屯村,繁衍生息,由于史料匮乏,380年后编写《孙氏家谱》就尤为复杂繁琐。第8次重修时间跨度从19... 馨德全媒体 2023-03-07 1 馨德
洪明:家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洪明:家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国是家文化的重要国度,每一个中国人都被深深地打上了家庭的文化烙印,家风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内涵、行为举止、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如何传承好优良的家风,建设好每一个家庭,为孩子送来最好的礼物:第一,家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第二,家风是家庭的最大资源;第三,示家训,传家风,建设美好家庭。每一个人都生于家,长于家,成就于家。家从概念角度来讲,... 馨德全媒体 2023-02-24 1 馨德
全 家 福 全 家 福 文 陶凯龙 全家福,并非只是一种祝福,而是一种记忆的挽留。 一张全家团圆的合影照片,定格的刹那间,是永不流转的时光,悄然溜走后对于幸福时刻温暖深厚绵长的永恒记忆。 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山水与人,模糊而清晰。 忽然想起很久没有一起吃顿团圆饭,也没有拍摄一张全家福。 对于家的记忆,我总是停留在家中像... 馨德全媒体 2023-02-03 1 馨德
童年的小人书 童年的小人书 文 陶凯龙 小人书既是连环画。 小时候,小人书是我的童年读物,曾经有一段时间,能够拥有一本小人书,在同龄人眼中是极为荣耀而自豪的事情,尽管价值只是一两毛钱。 首次接触连环画是受父亲糊墙的时候粘贴的彩色年画连环画之影响。 那时刚上小学,字认不得几个。 总是好奇的盯着一些像猜闷儿(即猜谜语)一般推测这神奇... 馨德全媒体 2023-02-03 1 馨德
味道春秋之 东北烧锅酒 味道春秋之 东北烧锅酒 文 陶凯龙在中华历史文化中,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既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文化传承。中国是白酒的故乡,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是唯一用用纯粮发酵制作而成的。而东北则是白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扬之地。在东北喝酒不仅是传统意义上御寒的生理需求,更是人情来往之必须,并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李白斗酒诗百篇,长... 馨德全媒体 2023-02-03 1 馨德
味道春秋之 锅包肉 味道春秋之 锅包肉 文 陶凯龙 对于每个东北人来说,锅包肉这道菜肴绝对是有着浓浓关东气息的舌尖上的美味。 一道菜肴能够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东北是不多见的。 常人眼光,东北菜肴以炖菜为主,锅包肉的出现,着实令他方水土的人们大吃一惊,原来猪里脊肉也可以做的如此美味。 儿时的记忆是馆子(饭店) 总是我脚步停... 馨德全媒体 2023-02-02 1 馨德
味道春秋之 卤醉蟹 味道春秋之 卤醉蟹 文 陶凯龙 北方人不善生食海河鲜。 对于大部内陆的东北人来说,海鲜着实是饮食习惯中非常见品种,特别是以前。 如果我不对餐饮及烹饪稍加研究的话,恐怕我与父辈相同,对生食海河鲜敬而远之,感觉印象腥气味重,也怕吃坏了肠胃。 窃以为,生食海河鲜是着实是极大美味,首推卤醉蟹。 素有辽宁“南大荒”... 馨德全媒体 2023-02-02 1 馨德
味道春秋之 沟帮子熏鸡 味道春秋之 沟帮子熏鸡 文 陶凯龙 作为满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关东,因为满清闭关锁国政策曾经给世人人以神秘之感,千百年来传承着别样的、独特的、原始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奔流不息的辽河养育了辽宁儿女,辽河亦被称为辽宁人的母亲河。退海之地、辽河之畔的沟帮子当时只是一村屯,在清代末年,人们管这个屯叫“坑沿”,后来老百姓为庆贺闹... 馨德全媒体 2023-02-02 1 馨德
味道春秋之 得莫利炖鱼 味道春秋之 得莫利炖鱼 文 陶凯龙 得莫利是黑龙江的一个偏远村庄,居民世代都以打鱼为生,本名不见经传,但因为一道菜肴—得莫利炖鱼而享誉海内外,并不多见。 把新鲜的鱼宰杀后腌制一段时间,然后放入豆腐、白菜、粉条、五花肉在老汤中炖制半个小时,因为其烹饪技法独特,由此形成特别风味——得莫利炖鱼。 东北地方家常菜肴通常是以... 馨德全媒体 2023-02-02 1 馨德
味道春秋之 东北烧烤 味道春秋之 东北烧烤 文 陶凯龙 从人类会用火,宣告了人类是最具智慧的高级生灵,亦是自然界动物的主宰。 火,不仅未人类提供了温暖和光明,更是告别茹毛饮血,将食物营养及味道发挥到极致,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亦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从此,人类开启了新的时代。 值得一提的事,烧烤不等于原始的刀耕火种。据《汉代画象全集》记载可知... 馨德全媒体 2023-02-02 1 馨德
味道春秋之 关东火锅 味道春秋之 关东火锅 文 陶凯龙东北的冬季是寒冷而又漫长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关东山水在冬日,银装素裹、滴水成冰。猫冬,于是成了东北人的习惯。而如何度过这漫长的冬季,让生活变得有生有色,特别是作为第一大事的吃,如何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是摆在关东人面前一个严峻的课题。自然界的规律从来就是优胜劣汰,毫无选择的余地,在大自然面前,每个人都是... 馨德全媒体 2023-02-02 1 馨德
味道春秋之 粘豆包 味道春秋之 粘豆包 文 陶凯龙漫长的冬季,对于东北人来说,是一年中最为休闲、惬意的时光。 数月的农耕劳作在经历金秋的收获,一年收入亦成定局,庄稼人踏实起来。 颗粒归仓,而后则是长达近半年的无尽享受,而家常美食则是最主要的味觉享受,粘豆包则是其中最显著的代表。地处松辽平原的西北边缘讷谟尔河畔,沃野千里... 馨德全媒体 2023-02-02 1 馨德
味道春秋之 东北饭包 味道春秋之 东北饭包 文 陶凯龙总是很怀念在乡村的日子,青山绿水、民风淳朴、了无忧愁。喜欢一个人漫步在乡间小路上,蓝天下,路边长满一人多高的苞米,远方的尽头是村庄,草顶泥土房外加篱笆院。篱笆院围着的还有很大的菜园子,黄瓜、茄子、青椒、豆角等蔬菜无一缺少,乡下人认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辟一片地用作种菜,省钱也多有个营生... 馨德全媒体 2023-02-02 1 馨德
味道春秋之 冰糖葫芦 味道春秋之 冰糖葫芦 文 陶凯龙 对于乡愁,我想恐怕是味蕾的记忆最为深刻! 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美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是迄今为止发扬光大的、最接地气的、当属美食文化。 儿时的记忆,莫不与美食有关,尽管在当今看来,一些所谓的美食不过是简单的吃食。 每每到冬季,在集市,在乡村,冰糖葫芦无疑给这白色的... 馨德全媒体 2023-02-02 1 馨德
味道春秋之 豆 腐 味道春秋之 豆 腐 文 陶凯龙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总有一声吆喝传来:“豆——腐!豆——腐!”我总是在这个时候,向上抻抻被角儿,打个哈欠,伸个懒腰,偶尔埋怨下这卖豆腐的,打扰了我的美梦。一天的时光就从卖豆腐的吆喝中拉开了序幕。乡村的庄户人家起的都早,天刚蒙蒙亮,母亲早已穿好衣服下炕,掏灰、打水,准备一家人的早饭。此时村里炊烟... 馨德全媒体 2023-02-02 1 馨德
少年武侠梦 少年武侠梦 文 陶凯龙 年少的时光,每个人都有许多回忆。 在那青春、清纯的日子里,对于一个乡村少年来说,做武侠驰骋天下,无疑是最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乡下的冬季,北风夹杂冒烟泡的白雪肆虐,那种寒冷至今不曾多见,头顶的日头并不光亮,裹着轻薄的云彩做被子,瑟瑟发抖。 村庄里极少发出声响,... 馨德全媒体 2023-02-02 1 馨德
味道春秋之 红薯飘香寄乡愁 味道春秋之 红薯飘香寄乡愁 文 陶凯龙 总是在冬日的某天,邂逅推着烤炉售卖烤红薯的老者。 离得老远,听得见那熟悉的吆喝:烤地瓜,又香又甜的烤地瓜! 走到近前,香甜的烤红薯味道瞬间侵袭了我的味蕾,带着暖意的清香让我莫名的感动,一种久违了的、触电般感觉使我身心愉悦。 忽然想起小时候,在某年某月某一天吃烤红薯。红薯是朴素的、平民的、不... 馨德全媒体 2023-02-01 1 馨德
味道春秋之 闲话咸菜 味道春秋之 闲话咸菜 文 陶凯龙一碗大碴子粥,外加一碟芥菜丝,是以往东北农家最常见的饭菜。那时候,母亲从咸菜缸里把腌制很久的已经变成酱红褐色的芥菜疙瘩提前捞出来用清水洗净泡上一段时间,然后把芥菜疙瘩切成细细的丝,调入适当的辣椒油、小磨香油和味精,最后拌制的时候在加上蒜沫、葱花和香菜,此时一盘芳香四溢的咸菜丝呈现在你的面前,酱红褐色的芥菜丝掺杂着绿色的香菜和白色的蒜沫映衬着... 馨德全媒体 2023-01-31 1 馨德
烧火棍与掏灰耙 烧火棍与掏灰耙 文 陶凯龙在东北寒冷的季节,天刚刚蒙蒙亮,母亲早早的从带着温暖的被窝爬起来摸索着找到她那件有蒜皮疙瘩扣的棉袄,一边轻轻地穿,一边下地轻声走向外屋地。在夜里抱进来的柴草堆旁母亲拿起掏灰耙伸向冰冷的炉灶,一进一出的掏着草木灰装进簸箕里,而后端着出门倒进树林积雪堆旁边的大坑,此时外面寒气逼人,瞬间母亲的头发和眉毛被霜雪包围。... 馨德全媒体 2023-01-31 1 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