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 有露天电影的日子
文 陶凯龙
曾经有那样一段时光,总是在记忆深处深深定格,每当回忆品味,都是一种温暖和眷恋。之所以回忆,因为美好,之所以美好,因为时光难以倒流,一去不再回来。
很荣幸我能够出生在那个年代,在乡村。
物质生活并不富有,但是至少是快乐的、自然的,只是那是我太小,不懂得仔细品味和珍惜。
大凡出生在农村的70和80年代的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在夕阳落下,空气中散发着庄稼清香,大地用温暖的怀抱拥抱着每一个善良的人,一块白色的幕布缓缓升起,孩童们在周围用好奇和欣喜的眼光打量,打谷场的一角放着电影放映机,放映员在调试机器和挑选胶片,那就是露天电影。
在那样一个时代,露天电影承载着太多的梦想和意义。而谁要是和放映员有亲戚则很吃香,经常会有村民串门问询什么时候能够放电影以及内容等情报。毕竟,在那个电视稀少,娱乐项目不多的时代,露天电影成为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实际上,放电影都是免费观看,一般多是在春夏秋三季的晚上7点—8点,放映员把四周镶着黑边的白色幕布系到路边的树间或者电线杆子上,村委会通常会用大喇叭广播:“通知通知,各位村民,今晚7点在某队播放电影,有彩色香港武打故事片等等等……”如此预告不超过2次,村民基本都知道了。不仅本村,十里八村的相亲都赶来看热闹。
电影放映前半个多小时,村民们纷纷出门向村头打谷场走去。一般也都会带个小板凳(农村人自制的)或小垫什么的,村头距离近的人甚至会拿个大木椅,那样坐当然更舒服。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场面真的很喜庆很壮观,好像过节了一样热闹。
而在观赏电影的时候就是一场聚会,整个场子混杂着姑娘们雪花膏的芬芳、放映员的酒气、烟味汗臭、孩子们手里炒黄豆的熟香以及争位夺盘者的喊叫,左邻右舍大多在兴高采烈的品评电影或者唠家常,孩童们则拿着吃食互相追逐玩耍,一些小姑娘、小伙子则趁此机会互相找寻心仪之人,反而不再在意电影的内容,近而露天电影成了相亲大会。
有的村民甚至带来自家的瓜果梨桃和瓜子,分发给村民,既活跃了气氛,又增加了感情,可谓其乐融融。
记得有一年夏季看露天电影,不知什么时候竟然睡着了,当我醒来的时候,发现电影已经播放完毕,放映员正在拆卸放映机,迷迷糊糊中感觉自己脚上少穿一只鞋,一定是丢了吧!于是慌忙忙寻找,而仅仅是找了不一会儿就有了重大发现,原来自己的手里拿着自己的那一只鞋,不仅哑然失笑。
时间随着岁月的流转,带走了一些故事和最重要的生命,今天注定要成为往事,往事即便不愿意想起,但是偏偏想起,也许感伤,也许欣慰,更多的是快乐。
在都市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多元化生活,电影不仅仅是家庭影院或者播放DVD,大多改成了3D视觉效果,但是在欣赏的时候却好像缺少了什么,气氛、环境还有那些逝去的青春年华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