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底儿


                                        文  陶凯龙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纳底布鞋就是中国很古老的穿着文化,它始于兽皮裹脚后期,据历史记载中国最早的千层底布鞋始于周代,从山西省侯马市出土的3000多年前周代武士跪像的鞋底上,明显可见一行行归整的线迹,与今天的纳底布鞋完全一致,它表明3000多年前的周代,纳底布鞋已经被使用。纳底布鞋发展到清代,进入了全盛时期,造就出驰名中外的“千层底”,无论是造型,材料和技艺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


   而作为原来边疆塞外的东北,满族也继承了中原文化。


   满族男人冬天穿布鞋的很少,一般都是穿猪皮或者牛皮的靰鞡,穿布鞋的一般都是妇女和小孩。而千层底儿布鞋绝对是一件艺术品,这种鞋子均为黑色布面,一旦见到眼前就会浮现一双白底黑帮酷似中国农民的眼眸,绝对的纯粹与质朴。


   想要做千层底儿,先要打袼褙。袼褙属于东北的名词,是一种用多层碎布粘裱而成之物。

psb

   打袼褙先要捋铺衬,所谓铺衬也是东北专用名词,指废旧布料。那个时代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大多为了一顿饭发愁,甚至有些人家在打袼褙的时候都得东家串西家要布头,而后把这些铺衬用含在嘴里的水逐个喷湿,一条条归拢抻平,然后用面粉打一盆糨糊开始打袼褙。


   在农村家家都有宽大的火炕,在炕上支一张长条炕桌,炕桌上铺上废纸,尽量挑选大一些的铺衬铺到最底层,然后刷一层糨糊,粘一层铺衬,一直粘到七八层。


   这是个慢细活,因为铺衬不仅小而且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得像小孩拼七巧板一样,逐块逐层去拼,拼成一个四棱四角的长方形,钉到向阳的土坯墙上让阳光来暴晒。打袼褙多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为了赶上充足的阳光。如果急用冬天也可,打完袼褙直接放到室外冷冻在放到炉子边烘烤。烘烤的袼褙随着水蒸气升起一股甜甜的糨糊味道。


  干透的袼褙其实看不出来是新旧布头儿拼就而成,此时寻找出鞋样照样裁剪下来,一般一双千层底要用四五层袼褙,最底层要比其他层窄一些,每一层都要用白色斜纹布包口沿,整齐的粘合在一起。


  等数层干透之后,便要纳鞋底。


  纳鞋底用的是拨拉槌打出来的麻绳,浅黄的透澈色泽。因为家家户户田间地头都种线麻,所以秋收以后所有农用具的绳子大部分是麻绳,麻绳先用粗布撸一遍,为的是去毛,免得扎手,再把它穿进大头针,而后用左手拿鞋底,右手拿锥子,把锥子在头发上蹭两下,这样可以更锋利,用劲把又厚又硬的鞋底穿透,再把穿在针里的麻绳从锥眼穿过去,缠到锥把上,拽紧。纳时从正面穿向反面,确保正面的针脚规矩齐整,要像一颗颗饱满的米粒儿。鞋跟和鞋头要格外密,以耐磨。


  纳完了鞋一般要用水喷湿润,再用鞋撑子撑起来,定型以后就可以穿着。


  而另外一种夏季穿的纳趟便鞋简单了许多,一般鞋面和鞋底袼褙都很薄,只用两三层,纳鞋的时候底和面都是翻着的,纳完了在翻过来,这样四周趟的针脚都在里面踩在脚下,只是做时简单,翻时很费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后来的人们纳千层底都采用棉线或者五彩线,这样鞋底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图案。


  做布鞋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一般一双鞋大概要几个昼夜才能完成,而在当年很多家庭妇女最打怵的家务活莫过于纳千层底布鞋。


  我小的时候是穿过母亲纳的千层底,鞋底是密密麻麻的像米粒儿似的麻线,鞋帮是黑色趟绒面料做的,鞋的四周包着白的的鞋线,很是漂亮。只是我总是很淘气,鞋穿不了许久就会损坏,不是鞋帮踢出洞,就是鞋底磨损过于严重漏水。


  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一双千层底要饱含着多少母亲的心血,甚至在某一段时间我嫌弃千层底的简单和丑陋,向往回力鞋,如今回想起来那一双双千层底都是母亲用时间和爱堆积起来的物件。


  一双千层底从打袼褙到纳鞋成型,无一不浸透着辛劳,也成为那一个时代的标志物件之一,后来相继除了胶皮鞋、回力鞋、皮鞋等等,甚至一些鞋厂大批量生产机械制造的千层底,手工的千层底彻底消失了踪影。


  如今人们不再为一双鞋费脑筋,上街随便就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鞋子,而我总是怀念母亲纳的千层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