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印象之

                  新衣服  孩童的梦幻天堂

                                  文  陶凯龙

  小时侯盼过年,不仅仅是因为有美食和鞭炮,更是因为缘于对新衣服的渴望,那是我们小时候和现在孩子的最大区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的孩子似乎对过年没有什么感觉,好吃的、鞭炮、压岁钱、新衣服对于他们没有什么诱惑力,因为在平时他们的物质并不缺乏。

  因为没有什么重要的愿望非得等过年才可以实现。

  那个时候我们总是一分一秒的掐算着、渴望着,盼望时间过的快些,迫不及待般的渴望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一个人有了愿望,便会产生期待。

psb_副本

  母亲在腊月二十左右便赶集到镇上去买布匹,当然是和我们身高相等的尺寸。买回来的时候通常是将布匹用黄纸包裹起来(那个时代没有方面袋),我们孩子则期望着从包裹里看出蛛丝马迹。

  新的布料是有味道的。含有雪花的冷峭味道,蕴涵着新年的喜庆味道。至今仍然有很深的感觉,朦胧而缠绵着。

  母亲在年前非常繁忙。收拾屋子,拆洗被褥,糊墙贴对等等。到了腊月二十七八母亲便抽出来一点时间,给我们做衣服。那个时候缝纫机还不多,母亲做的衣服一律用手工,而衣服的款式也很少,像现在的茄克是做不来的,大多数是带兜的中山装,女则使色彩艳丽带花的衣服。

  通常做完衣服母亲都要用熨斗熨烫一下,而遗憾的是那个时代没有电熨斗,都是用一块角铁焊接一条钢筋,一个简易的熨斗(即烙铁)就制作成功了。把烙铁埋进灶坑或者火盆加热,在熨烫衣服的时候垫上一块湿抹布就可以了。而更简易的是用搪瓷缸加热水直接熨烫。

  孩子总是迫不及待的在母亲的身边转悠,眼睛满是渴望。

  新衣服一般在大年三十的早晨穿上,孩子们在那一天醒得格外早,母亲帮我们一个个穿上,看看是否合身?令人惊奇的是几乎每一次母亲制作的新衣服都刚刚好,可见母亲的手是多么巧,儿子的身高和体型都在她的心里装着呢?无一例外的是衣服都是比较肥大的,这样可以多穿两年。

  孩子们在穿好新衣服后,飞快的下地,穿上五眼的新棉鞋,去同小伙伴会合,相互比较衣服的颜色、手工以及款式等。那个时候我们并不懂得更高层次的审美观念,但是那种喜悦和自豪的心情却是无以伦比的。

  有心计的孩子大多数在穿完衣服以后就会脱下来,方方正正的叠好,留到三月一号开学的时候再穿,即使有一直穿着的,也都是小心翼翼的,不禁脏啊?你看平时穿着的衣服袖头都是黑糊糊、光溜溜的,那是因为东北的天气寒冷,在外边玩一会儿就会冻得发抖流鼻涕,孩子们通常不会准备手纸,都是图方便直接用袖头揩,时间长了,就形成了特有的风景,当然男孩子居多。

  一晃,数年过去了,我不再缺新衣服,孩子们也不用再劳烦母亲做衣服了,因为在商场款式新颖、价格适中的童装有的是,随便购买就是了。另外,孩子也嫌母亲做的衣服老套,就这样母亲的手艺没有了用武之地。

  母亲时常感慨着,现在的生活好了,人们的品位高了,人老不中用了。

  母亲说这话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了一丝忧郁和悲伤,令我心里猛然震动了一下,可是我能够为母亲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