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陈:舆情处置为什么会“一删了之”?
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吕氏春秋·自知》)
掩耳盗铃这个典故,近年来在舆论场渐有娱乐化趋势,比如“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网民通过飞白等修辞手法,故意写错或说错话,仿效其错以达到滑稽、增趣目的。掩耳盗铃的比喻义是自欺欺人、目的不端正、方法有偏差。自己捂耳朵再快,铃儿照样响叮当——与删帖控负何其相似。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负面情绪的介入,使得舆论环境愈加错综复杂。政府、媒介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博弈加剧,使得多元舆论格局下的主流舆论引导面临风险和挑战。
从舆情实践来看,网络发帖已经成为网民参与公共生活、发现社会弊端的重要渠道和表现形式。正因为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重要的监督形式,并发挥着其特有的监督功能,删帖控负随之成为社会管理者常见的网络管理方式。
其实,删帖控负折射出社会管理者的不自信。揆诸现实,有些是治理理念的问题,更多的是利益考量。整体而言,当前社会管理者面临的现实环境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方面:
一是冷漠心理,相当一部分被监督对象,面对各类帖文想尽办法阻挠,或装聋作哑或拒之门外,冷暖不与群众同步;
二是抵触心理,部分领导干部排斥网络舆论监督,以为接受舆论监督就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和官格;
三是侥幸心理,考虑到网络帖文存在虚假性和商业性等特点,一些领导干部自我安慰“天下本无事,媒体来扰之”;
四是蛮横心理,当前网络舆论监督仍存在着网民结构失衡、信息传播失序等问题,既然对网络帖文探求真相并不容易,还不如快刀斩乱麻,或是坚持“眼不见为净”。
舆论监督的非理性化因素容易引发信任危机和集体愤怒,而对舆论监督的种种排斥行为,则凸显出社会管理者的认知偏误。
一方面,“事情没办好不是大问题,被抖出来才是大问题”的逻辑,导致越是严重的问题,抵制舆论监督的动力越强劲、手段越粗暴;
另一方面,“不解决网民提出的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网民”导致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舆论监督受到情感、情绪等非理性因素影响,以致引发对公权力的舆论围殴现象。
推而论之,倘若公权力组织长期依赖用正面内容覆盖搜索引擎,又或托人将负面信息删除掉,最终只能得不到公众信任或处于信任危机状态。
纵观许多案例,涉事主体之所以删帖控负,是因为处置方式确实有硬伤和过失。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投诉帖,主要思路有三个:
第一,端正态度,有错就改。社会管理者要将接受舆论监督当作一种时代要求,看作一种政治智慧,通过舆论监督改进工作。
第二,争取谅解,立行立改。社会管理者尤其要谨防舆论监督的非理性化,保证重要信息及时公开、透明真实,对网络舆论监督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第三,固本溯源,闻过则喜。社会管理者要有“上医治未病”的观念,时刻坚持依法行政,从源头培养接受舆论监督的习惯。
移动互联技术的迭代与发展,网民对真相与正义的不懈追求,共同推动了群众依托社交媒体监督公权力。惧怕、抵触、压制监督,只会成为引爆或激化舆论风暴的关键因素。
随着网络综合治理建设进程的逐渐深化,社会管理者需要摒弃“一刀切”思想和管控形式,利用舆论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工作,方能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双向链接。
领导干部只有先将本职工作做好,才能在接受监督时坦坦荡荡、底气十足。
至于删帖嘛——夫唯不删,故天下莫能与之删。须知,删帖的尽头是生意啊!(来源:颜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