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颜陈:这是遛网民呢?还是遛书记呢?

微信图片_20230417201234

青海民族大学的党委副书记阿进录,最近经历了一次过山车般的“网红大冒险”——


说来话长,长话短说。阿进录书记以超龄身份通过任职单位(青海民族大学)的博士报考资格审查,又以最终成绩81.40分进入拟录取名单,在民族学(报考研究方向)拟录取的6名考生中成绩排名第一。在引发汹汹舆情后,此前还嘴硬“他只是一名考生而已”的青海民族大学,4月13日发布公告称,经复核,阿进录不符合该校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取消其拟录取博士研究生资格。


阿进录书记,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光着屁股拉了一圈磨。书记想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遇见更好的自己”,应予宽容和鼓励嘛;网民积极参与舆论监督,这是完善多元参与有效协同治理新格局,更应该肯定。


只是这消息让网民激动的舌头开始打结,“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质疑随之蜂起,更有网民以过来人的口吻劝慰或调侃,“已经是教授了,已经是学校副书记了,博士帽有没有其实无所谓的。”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事整的,挺尴尬。


那么,这事怪谁呢?


先怪自己。


一怪自己没有了解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移动互联时代,“人人都是新闻记者、个个都有麦克风”这个话无需多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等审丑文化的冲击何需再提?互联网社会的本质是风险社会,梳理诸多舆情事件(议题)的敏感要素集合,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是“雷”,而引爆的导火索往往涉及社会公平公正;


二怪自己有侥幸心理。党委副书记考本校博士,且不说属于重点人和重点事,就是戏剧性和情节性,也会在舆情演绎中承担“中继站”和“放大器”角色,真以为“丑事人人有,不露是高手”?


三怪自己没有绷紧舆情这根弦。对社会心态、网民情绪、网络亚文化等舆论环境因素缺乏研究,忽略了这些因素对涉事个人、组织(单位)的威胁程度,导致在网络整体形象塑造中“一步被动、步步被动”;


四怪自己没有把别人的教训当教训。其实,舆论场不乏这类“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骚操作,只需要从案例复盘中汲取既往教训,纵向统计涉事个人、组织(单位)的历史数据,横向整理比较同类事件历史数据,就可以预测相关舆情今后的发展态势。


完全没有当回事嘛!


也怪学校。


一怪学校没有建立健全舆情应对处置机制。这套机制也许有,但就是糊弄人的,平时刷刷信息搞搞简报,关键时候就哑火了。一套成熟有效的舆情应对机制,起码应该关口前移,参照以往的类似热点舆情分析比对,通过内容的相似度来判定其是否具有成为热点的潜质。当然,也许内部研判时,曾经预警过相关风险,但领导头铁不当回事,定要直面吃瓜群众,那又另当别论;


二怪学校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舆情预案。网民不发现吧,那就蒙混过关。网民问一问吧,稍微解释两句。网民万一不依不饶吧,干脆取消资格。这事的应对处置思路,怎么看怎么像“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说句专业点的话,叫做不知晓组织(个人)承受风险的能力,无法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提前准备风险消减对策;


三怪学校工作人员缺乏舆情素养。面对媒体采访,关于阿进录的书记身份,工作人员表示“他只是一名考生而已”,关于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年龄,工作人员表示“他资格审查是通过的”,关于网民质疑,他又说“目前录取仍在公示期间,若网友有问题可以反映,我们都会受理”……你这是帮书记还是坑书记啊?要而言之,相关工作人员不能有效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故而难以选择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尽可能降低处置成本,有计划地管控风险。


还怪网民。


一怪网民“不好惹”。在网民积极参与多元协同治理新格局中,他们既是公共事件(议题)、政策信息接受者,也是网络民意发布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表达方式,克服传统参与模式可能造成的单向壁垒,直接推升舆情的演绎态势;


二怪网民“不好哄”。舆情处置不是简单的舆论对冲和管控,研判人员只有抓住事件背后的疼点或痒点,研判舆情消解的拐点或消点,才能降低特定敏感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其后果的结合,扫清舆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关键性威胁;


三怪网民“不好玩”。舆情事件(议题)背后的核心诉求如果指向公平公正,则可能引发舆论场情感共鸣,处置不当有可能高位盘桓,那就会“中间三四绿配红,大火烧了毛毛虫”哟。


嗟夫!煮熟的鸭子居然飞走了。


原因有三:一是火候不到鸭子没煮熟,二是锅有问题根本煮不下,三是鸭子很多,飞走一两只无所谓。歌曰:鸭兮鸭兮飞走了,博兮博兮取消了,名兮名兮玩砸了,利兮利兮怎么搞?


心理学观点认为,适当强度的应激反应对人有积极意义,可提高人的警觉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和适应能力,也可以增进工作和学习的效果。


祝领导下次考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