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军:汉字与古代农耕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立军
传承千年的汉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汉字的独特性质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期课程讲述汉字与古代农耕文化的关联。
汉字构形和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汉字构形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文化方面,也有精神文化方面,还有生产生活文化方面等。我们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讲一下汉字和古代不同领域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汉字与古代的生产文化。汉字的造字时代是殷商时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时代。在造字时代,一个字的字形一定会跟当时的一些生产文化的信息相关联。造字时代已经是中国的农耕时代,因此,造字的这种形体就会对当时的农耕文化有一定的体现。我们看这组例子:
这组例子就是汉字“农”的不同写法。《淮南子》:“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什么意思呢?古人削尖木头制作耜,“耜”是古代耕地最原始的农具。削尖木头制作耜来耕地。“蜃”是古代的大蚌壳,把蚌壳磨得很锋利,用它来耨,就是锄草,用磨过的蚌壳来锄草。这就反映了古代农耕时期的耕作方式。这个农业的“农”正反映了“摩蜃而耨”这样的场景。
我们看这个字,它上边写的是两个木,也有的会写成两根草,它下边就是我们现在的“辰”字,“辰”是什么呢?也就是加上一个虫子底的这个“蜃”,“蜃”就是大蚌壳,下面一个大蚌壳,然后前面是草,就表示用蚌壳来锄草。
这个字,它的字形是两个木写在两边,中间是一个辰,仍然表示用辰来锄草这样的场景。
这个字,中间是一个辰,上面是个田,周围是几根草,下边加了一个手,表示手拿着这个大蚌壳在田里边锄草。这就是古代的“农”,它充分体现了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的原始性,就是拿个蚌壳磨一磨就可以做锄草的工具了。
到了小篆的,它是两只手抱着一个辰,上边是两只手,下边是辰。
后来到了楷书阶段的,上面的两只手合在一块儿了,成了我们现在的“曲”,下边的“辰”还在,其实这跟乐曲的“曲”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上边的部分粘接在一起,看不出来是两只手了。这就是在汉字演化的过程中,由于构形的演变,原有的一些文化信息逐渐丧失了。因此,我们在分析汉字文化的时候,要尽可能去找到早期的字形。越早期的字形对汉字文化的体现越具体、越详细。那么这个“農”字,为什么里面写个“晨”呢?这就反映了“晨”字和“农”字之间的关系。
在古代,人们的习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太阳就跟农业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大清早人们就拿着简陋的工具到田里边干活去。所以,这既体现了农业的农,同时它又代表了早晨去干活,于是它又可以表示早晨的晨。因此,农业的“农”和早晨的“晨”之间关系非常的密切。 我们再看什么叫“剡耜而耕”呢?“耜”是古代耕地的农具,耕地的农具是什么样子?《说文解字》:“耒,手耕曲木也。”,这就是古代用耒耕地的场景,一只手拿着一个耒,这就是后来写成的这个“耒”字。那古代怎么写呢?就是一只手拿这个工具,他所拿的这个工具,如果单独书写是这个样子,这个样子是耒,同时也是力,力量的力。我们再联想古代男子的“男”字,田力为“男”,表示在田里边出力气的,出力气的力是什么形象呢?就是一个最简陋的耒耜的“耒”的形象,也就是在田里边用耒去耕田的人,这是男人。因此,力量的“力”原来就是耒耜的“耒”,它们两个是同源的关系,原来就是一个字,后来分化成一个是力量的力,加上手就是耒耜的耒。这些字形加在一块儿就反映了农耕时代的文化现象,这些字形具体形象地反映出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水平,通过生产工具反映了古代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