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鲍照、谢灵运、谢朓

微信图片_20241029192312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也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精华,可以对人们进行语言、情感、美学的熏陶。本课程由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主讲,以时间为脉络系统梳理了诗歌的发展历程,将中华文化精神与文学的发展交织在一起,旁征博引、滔滔不绝。

鲍照在七言诗方面有贡献,中国的诗最早是五言,到了汉代,文人加入了自己的创作,把五言诗提炼变成一种适合表达人的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 七言诗在先秦就有,到了汉代,像张衡写《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到了曹丕写《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这首句句押韵,《燕歌行》对七言的改造功劳也是很大的。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始用七言诗来写他个人的真情实感。七言在这儿有长足的发展,比如说《拟行路难·其十二》: 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沉。

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遶遶最伤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乱鬓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 七言诗它本来就是一个流丽婉转、内容丰富的诗体。所以,鲍照在开掘七言诗的表现力上有很大贡献。 谢灵运是南北朝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他写了很多描写山水的诗。为什么到了南北朝,不论是诗还是文都有这种很好的山水作品呢?我想这应该与当时人们的思想有关,就是崇尚道家。崇尚道家,道法自然。从自然中悟道,把眼光投射到发现自然的美景。而当时的士大夫大多在南方,那里名山胜水也特别多,所以这个时候人们更关注写风景。

谢灵运的诗表现为就是把文学的眼光转向了美丽的自然,他是一个代表人物。比如他的《登池上楼》,就是在看景的同时也思考自然的变化。其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千古流传的句子,这里边实际上也有玄味,但它是一个形象非常鲜明生动的光景。 再来看看谢朓,他的这首《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这首诗就是记录他的行程,“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江路向西南延伸,归流向东北驰骋。我坐着船,“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归舟在天边,这个景象线条很简明,形象很生动。因为在船上坐着,看着遥远的云和树不分。“识”和“辨”是一对,这种东西是唐音,唐朝的音已经在南北朝时期开始酝酿了。 他还有一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余霞、澄江,是多么大的视野,多么辽阔的心胸,这个境界出来了,它不单是个景象,还有人类的眼睛,这个眼睛代表人的心胸,包容宇宙的一种心情出来了。诗歌往唐音方向走了,所以中国诗歌在魏晋南北朝在形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这里我们还要把骈文考虑进去,因为它们都会对诗歌产生影响,而中国人在诗歌的创作中逐渐找到了诗歌的“眼睛”,找到了诗歌造景的这种既简练又丰富、既模糊又明晰的一种基本技巧,慢慢地,唐音就出现了,所以诗歌马上就要转入一个高潮期,那就是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