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眼中的14年社会


                                        文 陶凯龙


  又到年终岁尾,习惯性的喜欢总结一下过去的时光,以大众草根的眼光聊聊这个社会与生活。


  年老的母亲几乎是被我强制从偏远的乡村接到都市来养老,一方面别人认为父母含辛茹苦供养子女成才,子女理应孝敬,的确也是有此原因,另外一方面,现实生活的压力巨大,实在不想因为身体不好的母亲因为疏于照顾而病重,要知道最终承受经济压力的都是儿女。


  我总是想法给母亲做一些好吃的,针对自身的疾病药品也及时供应并嘱咐妻子要看管好母亲的日常起居。而母亲总是觉得歉然,本来子女不宽裕,还要多这么多的负担。实际上,应该觉得歉然的是我,因为我是一种害怕,岳母的一场疾病花去家里近十万元,仅给医生的红包就五千元,对于一个月收入1200元的低收入老人来说,意味着大半辈子省吃俭用的钱因为一场疾病烟消云散!


   各位可能要说了,不是有医保么?是的,医保大家都渴望有,但是私企特别是小型私企有几个给工人上保险?哪位工人又愿意拿好不容易争取的工作机会当赌注义正言辞依法要求老板缴纳社会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又设置了种种条件,最终治病花费患者还是要承担大部分的!


  但凡在农村待过的都知道,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一样,早已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被抽到大城市里服务那些非富即贵的阶层和阶层衍生品。所以小病还可在乡镇或县城医院看,稍微重一点的病,只能到市里或省里,甚至是跨省到医疗资源发达的首都北京治疗。这样,重病报销的比率,少得可怜。

psb

  我想给予岳母安慰,可是语言在此却显得苍白无力。对于靠写稿吃饭的我,几天不发稿都会面临生存危机,毕竟要养活一大家人,面对着高额的治疗费,没钱还能谈什么?谈尊严?谈理想?还是愤世嫉俗?还是大度坦然的一笑而过?这些有用么?解决问题么?


  有了岳母的教训,我是真不敢再叫母亲生病,套用时髦的话是‘伤不起’。


  或许感觉太过伤感和消极,可是这就是现实。没有人能够不现实,毕竟理想要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假如今天吃饭都成问题,你还海阔天空的畅谈理想,岂不被人笑掉大牙?


  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农民的儿子,一直想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融入这座城市;也或多或少的结交了许多所谓的朋友,组建自己的生活圈子,但是当有一天因为生活不可想象的意外紧急需要钱,有谁能够借钱给我?这个社会还有谁能够肯借钱给我?


  时常梦见自己在都市一无所有,回首看见就能看见远方的故乡,我不停的问自己:我的路在哪里?


  这种不安全感似乎成为我的一种焦虑,所以我刻意的不去想,用忙碌打消剩余的时间。


  14年的社会生活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并不好过,许多做小生意和开出租朋友和我说生意是近年来最不好的一年,拿出租车来说,大部分司机都没有底薪,每天还要上缴份子钱,现在城市堵车很厉害私家车也很多,而且个别地区黑车数量也不算少,出租车生意就愈发难做。


  而做大生意的,诸如房地产企业,各地房产开发严重过剩导致房价连连下降,银行贷款又及其规范,所以如果房屋销售不出去开支都成问题。即便如此,生意还得继续下去,对于有些开发商来说,如果继续开发会赔钱,如果不继续开发会破产。


  而入门要求比较低房地产业实际上对于国家长久经济发展并没有好处,甚至有经济学家断言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毒瘤。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财政资金流动施行土地财政政策,更有甚者为了房地产违法违规不在少数,不仅降低政府公信力,更拉远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矛盾。


  有一位建筑行业媒体同仁举例,随意驾车沿着各市县走,大多都可以看到房地产企业违规预售、非法占地以及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情况,而号称各地主流媒体报刊、广播电视却鲜有报道,要知道最近一两年落马的官员许多都与房地产业有关系,仅仅是不知情就能解释的么?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为一个普通的公务员,我的朋友感叹公务员越来越不好做了,纪检纠风部门随时来检查诸如迟到早退、上班期间网上购物等一些问题,逢年过节发的福利品也无踪迹,不仅如此,微笑服务是领导要求必须做到的,践行群众路线的学习成为重中之重,开会学习、听报告和记笔记写论文成为常态。公务员的优越感和荣誉感正逐渐较少,即便如此,朋友不打算辞职,‘这也是改革的阵痛,现在找一份有保障的稳定工作太难了,总比临时打工强很多吧!’



  公众拥护国家管理层反腐,从每天的新闻上都可以看到大量省部级官员落马,在百姓拍手称快的同时好像与自己的生活距离挺远,仔细回味发现和身边的大群苍蝇相比,苍蝇危害性却更大、隐蔽性更强而且很少受到查处和曝光。


表面上看地方政府都在践行群众路线,公款吃喝和公车私用大部分得到了遏制,但是偶尔一些名为临时工的工作人员还是会不合时宜的犯低级错误,给所在单位和领导找麻烦,而主管领导被问责的还是不多。


  甚至有一些地方领导为了避免‘多做事,容易出事’的麻烦图安稳充当老好人,不得罪老百姓也不得罪违法违规者,消极执政【懒政】,本身消极执政就涉嫌渎职,理应受到党纪国法处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个道理并没有过时,只不过有些不为民做主的官员连卖红薯的资格都没有而已!


  法治社会本意是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运行,并且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依照执政者的个人喜好以及亲疏关系来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公共事务。


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具备精神和制度两方面的因素,具有法治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整个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和坚决的支持,养成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且通过法律或司法程序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和民事等方面的纠纷的习惯和意识。在法治民主的社会中,法律和行政法规等由规范的民主程序产生和制订出来,并且其司法和执行过程通过规范的秩序受到全社会的公开监督。


   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将近7年的时间,执行结果如何?是否按照要求公开了呢?官员个人财产公示也已经启动了很长时间,但是有多少个官员公开了呢?一些民间人士要求地方政府公开一些涉及到公众利益的问题,总是看似温柔的婉拒或者不了了之。


舆论监督是国家与公众赋予新闻媒体的职能之一,国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需尊重新闻机构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事件依法享有的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监督权,新闻机构及采编人员依法从事新闻采编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各级人民政府应为合法的新闻采编活动提供便利和必要保障,及时公开信息或向采访记者提供涉及采访事件的真实信息,不得对已核实的合法新闻机构及其采编人员封锁消息、隐瞒事实,没有正当理由,公职人员不得拒绝采访。


实际情况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宣传部门都极力维护本单位部门的利益,记者采访不仅仅需要提供《新闻记者证》复印件、单位介绍信和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文件,还要以上级部门规定等理由设置障碍,警察执行任务算是公务,记者采访是否算公务呢?对于合法新闻机构及其采编人员封锁消息、隐瞒事实该如何处置呢?法律法规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对于日益重视的网络舆情,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还仅仅建立在依靠专门技术软件搜索抓取信息供领导参阅的基础上,而没有做到提供良好方案、积极引导、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甚至一些领导思维还在建立花钱删帖公关的守旧思维当中,在人人都是记录者的时代,显然不合时宜。


曾经认识一位民办教师,本来他是一个站在讲台教授学生知识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民办学校工作人员,因为举报股东公务员经商等问题成为访民。信访是一种途径,但是能否解决问题,还得需要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依法依规践行群众路线,做到执政为民。要知道如果合法权利得到维护,谁愿意当访民?维稳不是通过公权力强制的、人为的制造一种稳定、和谐的景象,而是切实把民生问题做好,一切以群众满意程度为准,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


   曾经被新闻媒体报道的贫寒、窝囊一辈子的龙继根把家庭乃至宗族命运的改变,全部寄托在聪明的儿女身上。但缴不起罚款,无法入户,小孩上学遇阻,就阻断了孩子的求学路,也阻断了龙继根对未来仅存的一点希望,遭遇权力冷漠、部门不断推诿后,他选择了自杀!


  民政、教育、计生等部门,都可以信誓旦旦地说:政府有规定,我们只是按照规定来。换句话说,相当于表明:龙继根的死,是因为他心理脆弱造成的,和相关部门和学校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这种官僚人格,自己的这种冷漠和不作为,有时候足以把弱者推向死亡。


  所以,国家提倡治理地方要以人为本,绝对不是仅仅建立在宣传和口号上,更应该落实到实际。


  作为一个普通的公众草根,国家和地方颁布实施的每一项政令法规都与其息息相关,房价、油价的高低;教育的改革政策公平与否;医疗资源的分配是否平衡;失业与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与执行与否,都关系着他的今天和明天。


  作为一介布衣草根,他的愿望其实很简单,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有事做,活的要有尊严足够,这些除了个人因素努力进取之外,国家和社会也应该给予公平、公正的体制和机会,达到其所想。


  如果说新年祝福的话,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满希望,快乐的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做自己的英雄。


  更希望国家繁荣、昌盛、富强,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