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以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线上、线下培训,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下称“双减”),核心是根本改变现行教育格局,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
《意见》要求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拓展课后服务资源,加大对课后服务教师和人员的激励。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三点半”放学现象,带来了家长因未到下班时间接孩子难问题,有的还因此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增加了过重校外负担,造成“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对于校外培训,《意见》更是大力管束:要求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将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将学科类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求各地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此外,《意见》严禁学科类校外培训资本化运作。
并且定下工作目标: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两个目的:缓解教育焦虑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三个具体措施:管控作业;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
为督促各地切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拟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并依据《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启动相关问责程序。
可以说“双减“之下,疯狂补课时代已经落幕,重构义务教育格局成为现实,因为此次不同以往,是国家重拳出手的关乎国计民生重大改革举措。
对于习惯了补课的中国家长不免担忧,取消校外培训,会不会造成阶层固化?市场需求仍在,会不会造成“私教”盛行?在中考和高考的现实下,“双减”会不会造成孩子“放羊”?“双减”后,什么样的孩子会脱颖而出?
“双减”政策的底层逻辑:针对学科教育,要把学科教育回归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减轻家庭负担(经济上的负担和精神上的压力)。由此可见,“双减”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这个改革思路很清晰,很及时。
其实懂得教育的人都知道,升学率只代表一个方面,学校育人有多个维度,包括培养思维、素质教育(包括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三观教育、劳动等)。
经常校外补课的家长也深知孩子通过校外辅导不一定获得稳定而持久的分数增长,即便分数提高也等同于学业水平和能力提升,学习习惯和方法并没有积极、长效的变化。
但为什么甘之如饴?趋之若鹜?
归根结底,家长对孩子的未来过度焦虑。
校外培训机构原本作用是拾遗补缺,即对学生学习困难或薄弱的部分进行强化及辅导。学校普遍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面向的是一个班集体,但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课外补习是为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跟上班集体进度。
校外培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花钱买自我安慰,家长觉得自己尽力了,但从效果上来看,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毕竟补课补的是知识的漏洞而已。
然而为什么校外培训机构成为了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加大教育不公的源头?甚至出现校外培训裹挟校内教学,教师上课进度被校外培训掌控的怪现象?
因为校外培训机构大部分盈利点都是靠学科教育(线下)盈利,从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规定全面取消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后,素质教育就不是一个盈利点,有刚需的学科教育自然成为逐利重点。
而线上教育因为缺少有效互动、学习环境自律效果差等原因,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包括疫情期间国家上线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
在长期的“唯成绩论”之下,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成绩好的才能归为人才,忽略了教育“塑造灵魂、健全人格”的功能。家长们长期把未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孩子,灌输精英教育理念,于是出现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口号。而校外培训机构也正是看准了大多数家长的心理和想法。
网上曾流出新型补课方式预测(这不是杞人忧天)民办高中光明正大校内补课:老师到家一对一有偿家教:培训机构为避免处分另辟蹊径,开始所谓“旅行研学”名义补学科。
这种担心在短时间有很多现实表现,但不会长久,随着政策的完善会逐一消除。
从家长角度讲,在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包括高房价)收益仍然压力巨大,下一代面临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或更甚父辈。毕竟中国经济已告别高速增长,未来将向中高速、中速逐渐过渡放缓,这是发展必然趋势。由此带来经济下行及就业问题突出。加老龄化时代(中国的养老金体系是现收现付制,正在工作的年轻人供养上一代退休老人)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后成为历史负担,其压力不可小觑。
正由于家长们清晰自身面临的种种现实压力,考虑下一代将来的生存环境。所以,即使在“三孩”政策放开之后,也较难施行,选择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在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双减”,肯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长们的负担。不过,家长们需要减轻的压力远非如此,房价、物价、看病、就业和收入分配、退休金等问题解决了,焦虑才会减轻,才不会将压力传导下一代。
不可否认的是,家教、遗传和家长提供的资源确实能够影响到孩子。
明智的家长也需要改变教育观念,毕竟孩子的压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家长造成,家长人生观、价值观传导孩子的作用和影响很大,应该改变懒惰思想、包办思想,重视家庭教育,学会尊重孩子心声,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学校或者校外,家庭教育的自身责任和义务也应该谨记,要知道,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胜过学习成绩,一种习惯的累积会成为意识和性格的一部分,让自己更优秀,做一个合格的好家长。
近些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学生家长一致呼声素质教育,但仅仅停留在表面,效果并不理想,不可承受之重,除了生活,还有学生的书包以及其所表现的近视、身体健康、心理等问题,这是教育的悲哀,教育改革每一步都很艰难,就像大山难以从根本撼动。
实际上,一个地方的教育资源均衡问题与财源、生源、师源直接相关。
庞大的教育机构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鱼龙混杂,已经形成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增加学生课外和家长经济负担,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由于违法违规成本较低,导致无证无照机构屡禁不止,虚假宣传、机构倒闭卷款跑路(职务侵占、诈骗犯罪行为)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展开“烧钱”大战,广告铺天盖地,对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远远偏离了教育应有的本质。
为此,广东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纳入扫黑除恶专项考核》,湖北《扫黄打非办加入校外培训监督整治》,广州规定培训机构不得面向学生(含家长)销售课程、课时包,民政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培训机构审批也会更加严格且各部门常态化执法巡查也会成为常态。
教育是刚需,只要应试教育、高考存在,竞争依然突出。父母都希望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更胜一筹,特别是现在普通高中和职高五五招生分流,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很多家长把目光集中到“小升初”、中考,甚至所谓的幼儿园起跑线。
目前教育现状是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职业教育不被普遍认可;优质就业岗位稀缺,就业的“唯学历论”导致普遍“学历军备竞赛”。
正如评论称:理想的义务教育资源分配较为均衡,学生根据天赋秉性和特长自由选择发展道路。社会普遍认可行业精英观念,职业都能得到体面的待遇、可预期的职业发展和尊重。
但现实很残酷。就业而言,每届大学毕业生都觉得自己面临的是“学历通胀”的“史上最难就业季”。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显示,中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26%,高端技术人才缺口已超过2000万;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已超本科,高职院校却难招生,生源数量甚至出现下滑等不匹配现状。
教育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盘思考、整体设计。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必须坚持公平优先,而非逐利。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定职能,不承担选拔、筛选功能,均等化是基本要求。在这个阶段,如果任由校外培训机构制造焦虑、超纲培训,破坏的将是整体教育生态。
试想,学生去补课,剩下的能否从众?学生都超前学习,教师原定的教学进度是否能坚持?学生加重负担,家长花钱投入无休止的焦虑竞争,连学校也面临师资流失(资本介入高薪从公立学校挖名师导致恶性循环)。
就像在剧院里,所有的人都坐在座位上看表演,突然前排的一位观众站起来观看,慢慢很多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也都站起来看了,最后整个剧场的观众都站起来了,但所有人都忘了,明明可以坐着观看的。
补课本来就不应该存在,只是存在的多了,便被人赋予了合理性,想要学生学习更轻松,不是一句为你好,听之任之,家长应该好好思考。
从整顿校外教培展开教育改革,击中要害,棋高一着,打击教育领域过度资本化(从业人员达千万人以上),给资本划底线,即公共事业不能沦为资本逐利(资本罪恶在于无道德底线追求效益最大化,甚至不惜违法犯罪,引发社会矛盾和动荡)的暴利行业;明确学校责任,按职责不推给市场和家长;逐步统筹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含学区房整顿,让义务教育真正体现公平和社会属性。
改革早期会引发社会家长、从业者的不理解甚至焦虑是暂时的,但当绝大多数学生进入均等化的教育环境形成习惯,社会预期也必然改变,被畸形教育市场激发起来的焦虑心态会得到缓解。虽有个别人主张特权,但大多数都会遵循一套有序的竞争规则运行。改革一定会触动某些既得利益者,就像反腐,不动个别人的利益,就会让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受损,公平也就难以实现,无从谈起,进而回归原来常态。
义务教育均等化不是平均化,让每个学生都能为未来打下均衡基础,再充分释放个人的禀赋。国家只能是筑牢基础,保障平衡,这也是教育公平的底线。
对于家长的心态而言,“双减”之下,对于习惯校外培训的心理,一时很难适应和放下,毕竟存在的残酷应试教育中B卷的内容是学校教学内容所缺乏甚至没有的,所以静等现实实践验证,观望、彷徨加焦虑。
教育上的焦虑是社会心理学从众心理作用,网络是个放大器,一些小部分人在谈教育焦虑,家长都会错觉这是全部家长的想法,潜移默化影响家长都很焦虑,导致那些本来心态很正常的也卷进这个焦虑的氛围里面,变成一种社会集体焦虑,毕竟最关心教育的是家长,而家长是社会中的每个人,涉及到千家万户。
公共教育体系和资本注资下的教育体系混乱,家长的大部分收入都会投在房子和教育上,显然是不正常的畸形发展。就像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旦资本介入逐利,那么会引发一系列社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所以改革教育的内容和体系,应该注重全面培养和发展。创新的能力后期才能涌现出来,而不是用成绩说话。
与此同时,“双减”绝非偶然,中国教育在关键时刻换帅,怀进鹏刚任教育部部长就指出,“有温度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文的交流,人的素养及团队的合作,特别是对文化的自信、对社会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来关爱学生、培养学生、支持学生的发展。
这足以证明国家对教育乱象开始刮骨疗伤,这将对课外补课机构,特别是在职老师有偿补课都是当头一棒。
为明确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的职责是指导和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而不是为未成年人提供学科教育等服务。
对于培训机构而言,“双减”政策招招致命,合同已经很难履行,包括延迟上课等替代方案实际上难以实现。在无法继续按时提供服务的情况下,剩下的课程费用应退给消费者。如果最终机构拿不出钱来退回学费、补发员工工资,缴纳房租等,就需要在仲裁和法律执行环节后宣布公司破产,“进入破产程序后由破产管理人进行财务审计,按每个人的债权比例去分配(债务)。”
而引发的经济纠纷和消费维权(甚至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会上升,成为一些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维护地方社会、稳定民心的民生问题。
而另外一个社会关注度居高的在职公办教师有偿补课问题,也是此次政策监管重点:
在职公办教师有偿补课无外乎逐利,不仅是违法违规行为,更是丧失师德的严重行径,对于教师有偿补课举报从以前的部分学生家长和有利益纠葛的培训机构人员到现在的热心人士、群众和学生家长为主要的生力军,转换的不仅仅是举报行为本身,更是一场全民举报战役形成习惯,让违规违法行为无所遁形,有偿补课行为成为过街老鼠。
未来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出分力度节节攀升,各种形式的以家长为主体的举报投诉成为常态,有偿家教失去了宽松的土壤,红利期已过。
仅以下为例: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发出举措:举报教师有偿补课奖励1000元并保密,为亲戚子女补课要登记报备,不超5人,不收费,不能影响正常工作;辽宁丹东采取降级制度,高级教师七级降到一级教师十级,调离原学校,学校考核不合格及校领导承担行政责任;开原市教育局对违规教师调整到乡村学校工作一年,属于师德不合格,自然不能从事教学岗位,停课;沙河市教育局对于有偿补课教师撤销“特级教师”“邢台市首届名师”等省市级别荣誉称号,情节严重开除解聘;北京开展学科类辅导家教一对一要办理办学许可证;华东师范大学家教中心终止业务,大学生勤工俭学家教业务取消......
校外培训费用高,超前教育、课程质量低成焦虑,超一半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归结为对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诉求,这也成为一个社会矛盾,期待公立学校教育方式完善和补充。
为了解决类似问题,教育部门明确9月1日后将会实行“5+2”课后服务模式。每周7天的5天时间内进行课后服务至少2小时,但笔者提醒地方制定政策和指导行动时需要注意积极引导沟通,做好宣传,采取自愿原则,不能变相“被自愿”、乱收费等,同时要构建与家长、学生的信任感,只有相互信任与理解、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和目的。
江苏省明确学校课后服务类收费每学期300元,教师每课时不低于60原元,相比社会培训班性价比高,设置最低收费标准有力保障了教师的收入,在辛勤劳动的时候获得保障,从而有动力和激情完成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如此减轻家长们的经济压力并帮助孩子解决作业难题的同时发展素质教育更解决家长们的接送问题,可谓皆大欢喜,效果如何,需要时间验证,但迈出一步就是进步。
教育是百年大计,它关系到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下一代及未来国家、民族的走向。教育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我们的下一代理应享受无忧童年和天真快乐。
教育专家指出,校外培训机构必须进行严加规范。让文化类培训机构回归拾遗补缺的定位,素质拓展类培训机构则鼓励他们为学生的课外兴趣与技能的拓展助力。对学生的评价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中央提出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方针,现阶段也已推出了新高考、新中考的举措,并通过新高考实施综合测评的举措,即把裸考、会考、面试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全面测评学生的素质。提倡学校、社区、家庭三教合力、共同育人的理念。让学校回归学生教育的主渠道。集中募集社区退休教师等老年教育工作者通过短期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并形成志愿者队伍,以为学生提供课后和课外的教育辅导。鼓励家长成为终身学习者,也是进一步提升家庭育儿能力、培养健康和健全下一代的重要举措。
做好‘堵’‘疏’,双管齐下,才会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塑造一个更健全的人格,立德树人才会实现。
一句话,在新政策新格局下,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利国、利民、利学生,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