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火 | 孤悬敌后,前仆后继

抗联为什么能在极端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顽强地生存下来、前仆后继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直至最后胜利?书名《雪火》在这里已画龙点睛。

微信图片_20240717150649

雪,既是东北极寒恶劣自然环境的象征,也可视为是对日本关东军和伪满凶残围剿、血腥统治的隐喻。“火”是“雪”的克星:篝火能抗寒,火能融雪,抗联将士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篝火;更重要的是, “火”还像征着心中的信仰。正是依靠这种“雪火”精神,东北抗联才书写了彪炳千古的壮烈诗篇。

《雪火》描写的抗联第三支队,是东北抗联中后期改编为12个支队中的一支英雄部队。这支部队在支队长王铁石的率领下,面对兵力数十倍于己的日伪“讨伐队”的疯狂“围剿”,他们灵活机动,运用声东击西、长途奔袭、避实就虚等战术,赢取得了近百次战斗的胜利,消耗了日军、牵制了日军。


三支队在孤悬敌后、无后方基地、敌我军力对比悬殊,冰天雪地的恶劣条件下,他们一直坚持抗战到1942年。这支几百人的队伍,最后战斗到只剩下11名将士,其中有8个伤员。王铁石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超的指挥才能,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巧妙地摆脱敌人追击,突破敌人的重重拦截,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冰天雪地跋涉七天七夜,穿越几百公里的茫茫原始森林,最终将这些幸存者带回了抗联在远东设立的北野营。


《雪火》讲述的三支队,只不过是整个抗联部队的一个缩影。王铁石的传奇故事、三支队的英雄群体形象都可以找到当年的原型。


作者力图展示当年抗联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与日本关东军及伪满军进行拼死搏杀的史诗般画卷,让更多的人们铭记东北抗联将士用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的历史功绩!同时警示国人,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复兴中华!

微信图片_20240717150759

作者李必鑫,湖北省石首市人,1968年3参军,军旅生涯20年。先后任海军旅顺基地政治部干事、海岸炮兵第一团政治处主任。1989年转业,历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秘书、副处长、处长,省委政研室副厅级巡视员,黑龙江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2008年退休。


作者虽然大半生从事文字工作,也在报刊杂志发表几十万字的文稿,但主要是通讯、调查报告、回忆录之类。《雪火》是作者的第一次文艺创作。(来源:线装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