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卫东
四年一届的国展已经举办了11届,作为书法界最重要的展览,也经历了整整35年的发展历程。当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展览叫“中青展”。首届展览是江西张鑫先生1982年在“全国部分中青年书法家作品邀请展”的基础上于1985年又搞了一个“中国现代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展”,1986年之后,每三年举办一届中青展,至2000年第八届中青展结束。2002年又诞生了一个新的国展,叫“中国书法兰亭奖”,这个奖也是每三年举办一次。以上三大展览便是书法界习惯称之为的国展,入展一次就可以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当然,后来兰亭奖又分中国书协会员和非会员两个级别,现在是只允许中国书协会员参加。更由于兰亭奖冠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为主办单位,升格为最高级别的书法大展。但今年的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是每四年举办一次,比兰亭奖的时间还要多一年,在书法人的心目中又徒增了份量!
我自己从1995年开始参加全国第六届国展,五次入展国展届展,经历了二十年的国展历程,也算一个老运动员了。这次怀着一种敬畏国展的心情,来到北京中国美术馆观看了展览,感触良多!
首先,我觉得这次国展是一个有创意的展览,是一个团结务实的展览,是一个求新求变的展览。展览之初,中国书协举办了“中国书法公益流动大讲堂”活动,深入全国各省市进行巡讲活动,聘请全国在理论、文字、创作方面的专家深入基层,为基层作者释疑解惑,既有广泛的普及性,又有较强的针对性,为十一届国展的举办树立了大的导向。
从展出的作品看,充分体现了中国书协提出的“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办展方针。植根传统恐怕永远都不会过时,不管书法发展到什么时期,什么人在担任书协领导,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经历过“国展”、“中青展”的作者,都隐隐约约地察觉,国展更加注重传统功力,中青中青展更加注重创新意识。举个例子吧,以写帖追求妍美书风的陈忠康先生,在第六届国展中获奖,又在第七届中青展中获奖,甚至被邀请参加了王镛先生倡导的“流行书风”展览,可见传统经典的魅力。
每次国展,行草书的占比都是超重的,此次可能也并不例外,但在各种书体中,人们都在呼吁大字作品。这次各类书体的大字作品也颇受青睐,45件优秀奖作品中16件是大字作品,而以整张八尺左右的大字作品更引人注目。因为整张作品书写难度更高,粗犷雄强和精致细腻的作品仍然是获奖的主流。可喜的是小楷的获奖作品的体量明显缩小了,原来八尺六尺整张的小楷少了。湖北汪敦银、山东孙东波的获奖小楷也就四方尺左右,短小精致,正而不板,小楷有明显的连带笔画,动静结合非常耐看。大字作品依然还是碑帖结合,写赵之谦和写颜真卿的大字和小字作品都颇受欢迎。再就是取宋代苏、黄、米三家的行草也是主流,二王一路加《书谱》,取法张旭、怀素、黄山谷草书的还是不变的主流书风。但是,还可以看出作者们在不断挖掘古代经典。江西王建民的手卷取径黄山谷,以拓片作卷首,正文学山谷《苦笋赋》,结字纯正,风格明显,可惜卷首拓片占比太长,有喧宾夺主之嫌。再就是正文字点线过于光洁,若能施以涪翁颤笔,自然老到,则此作添列获奖恐不为过。行草书中,福建林景辉以王铎的笔调书自作诗,显示了作者笔墨之外的文学功底,也符合本次展览提出的“艺文兼备”,做到了词翰兼美。此次隶书获奖作者高岩以一幅八尺素纸作整张大字隶书,也平添了一道风景。正如提名评委曹宝麟先生所言,其取法汉隶,平正大气而又不流于呆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不像现在许多评委的风格,而又被行草组评委相中,这种“跨界”的尝试真好!
篆隶沿袭了原来小楷苦行僧式的长篇大幅,有些八尺整张的小篆、铁线篆,体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魏碑取代唐楷成了楷书的主流书风,但笔者发现也是小字长篇居多,这类多精致细腻一路,大字魏碑高质量的作品较少。
这次国展的看点很多。组织工作是颇有新意的,一是开幕式放在周末的晚上。以晚会一样的形式,很多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可以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参加活动,避免了高温酷热,把开幕式办得安静了。二是特邀作品很丰富,很全面。前面讲了原来国展注重传统,对一些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探索性作品不是很包容,这次特邀作品涵盖了各类风格的作品。既有老前辈,又有各省代表书家,还有中国书协各书体委员,也有“流行书风”代表和“学院派”代表,百花齐放,各类作品争奇斗艳。三是设立各种论坛。原来的论坛以老专家为主,这次论坛是老、中、青三结合,尤其是青年获奖书家代表登上论坛,畅叙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或许更能吸引观众。四是作品集的发放。作者在开展前三天即收到中国书协快递过来的作品集,避免了当天发放的杂乱场面和作者提着近五公斤的作品集观展的劳累,是人性化的体现。
第十一届国展,上海书法获奖1名,入展4名,篆刻入展2名。入展和天津、重庆直辖市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获奖作者是一位不到30岁的小伙子,还不是上海书协会员,但他是科班出身,是书法专业研究生,训练有素,能写多种书体。笔者认真看了此次国展的作品,也试着分析了我们上海作者的情况:一是雄强粗犷的大字作品较少,高质量的就更少。这在以往全国大字展中的成绩可以佐证。精致细腻一路的上海还是不错的,能入国展的作者大约在15-20人左右,但一遇重大国展能入展的只在5人左右,可能书写材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次入选国展的作者用的是比较考究的绢、粉笺、腊笺,有的小楷和小行草使用一种专门丝网印刷处理过的宣纸,有的直接是打印的各类颜色的专用纸。除唐华外其余上海两位作者都是册页入展,册页制作比较精致,容易引起评委的重视,所以粗枝大叶的作品肯定难以入展。再就是书写内容、落款、钤印都要讲究。很多细节如落款的题跋文字是否通顺,作品中用字的准确与否也很重要,因为评审还有个文字审读关。篆刻依然是上海的强项,虽然入展只有2名,因为篆刻整体占比少,值得一提的是特邀篆刻作者26人中,上海占了7名,独占鳌头,这是上海十一届国展的最亮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