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素质教育评价应科学化 刷题应对思路当休矣!


文 陶凯龙


6月7日下午,2022年全国高考数学科目考试落下帷幕。继上午“语文全国甲卷有关《红楼梦》的作文题太难”冲上热搜之后,“全国高考Ⅰ卷数学难出天际”“今年高考数学难”又占据了各大网络平台热榜前列。甚至有网友留言称:“今年数学出卷思路:文科生当理科生,理科生当华罗庚”。

微信图片_20221118073318

每年六月份的高考,总会成为热点话题,因为高考太特殊,不仅要保证公平公正,还要保证试题难度适中,出其不意亦在意料之中,既能检测考生的真实水平,也符合绝大多数考生的预期。


当下教育界有两种相互矛盾的论调,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争,“题海战术”和“德智体全面发展”之间的争论。


实际上,在应试教育制度下,纵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但毕竟是寒门学子上升的一个渠道,高考是过独木桥,当下绝大多数学校都采用题海战术,大部分家长都支持这种方式,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高考是很多学生唯一相对公平竞争的机会,所以近乎变态的宁可损失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要过这三年如非人地狱生活。


而问题在于,所有人(包括被动的学生)都知道这种模式是不对的,违背科学也违背人文,但却没有代替之道。


关键点,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既是应试教育的得利者,又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无奈又甘之如饴。

下载 (1)

高考目的是用来选拔人才的,可是真正人才又有几何?多为找一份好工作,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劳动价值嗤之以鼻居多,原因何在?


高考是起点而非终点,甚至说能改变的东西太少,终身学习者才是正常的!


回到原点,2022年高考题目难,暴露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是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是发展大方向,题海战术已经没有用处,学生学科素养才是根本,知识点的掌握,对知识、概念理解、综合运用能力才是唯一,这需要高中教学改革将题海战术作为唯一手段的理念完全放弃,高中必须重视打好学生的学科知识与素养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即切实做到“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去教什么、去学什么”。


高中学校应该坚持自主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技术能力水平,按照教学大纲给学生完整的高质量的高中教育,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有更强的综合能力,不会产生看到没做过的题就发怵、不会。


作为传统的应对高考的题海战术之害,教育部在2022年初制定的《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估价指南》当中,严禁高三上学期结束前节课备考以及补课,这也是高中生施行“双减”的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行政干预手段。


“减负”的意义在于一方面科学化教育让孩子们能够享受更有价值的人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要选择一批真正热爱学习,有学习能力的孩子,从进入到大学里面进行学术的深造,而不是全员上大学,要数量不要质量,毕业即失业,成为有知识而没文化的理论做题家。


正如教育家熊丙奇所言,引导学校老师和学生转变“应对考试”的思路,仅有命题改革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录取改革,把高考从选拔考性质改革调整为更具评价考性质,高校在招生时,把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一方面指标,而不是唯一指标。这样,才会有力地破除唯分数、唯升学论,扭转学校办学的应试倾向。

下载

高考,素质教育评价应科学化,不仅要在制度整体设计要坚持科学化,更应该引进社会科研机构参与,同时对于监督与执行环节施行并轨,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综合素质、有文化、有理想的劳动者,一个合格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