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献词 :北大经院院长董志勇: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640

同学们、老师们、校友们、朋友们:

此刻,未名湖畔的积雪和冰凌还流露着旧岁的依依不舍,远方的钟声与喧嚷却已交织成新年的琅琅颂歌。时序交错的分界线,不过是人们有意筑起的一处驿站,让在时光渡河中穿梭了365个日夜的你我,能够在此暂时歇脚,回望来时的壮阔波澜。

640 (1)

2023年的壮阔,来自泱泱大国在百年变局下浩荡前行的高光时刻。

这一年,杭州与成都双双为世界献上盛大的体育嘉年华,蓬勃的青春力量与五千年的文明荣光在此交相辉映,“心心相融”的口号传递着开放自信的大国风范。这一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过十载春秋,三大全球倡议正式落地生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憧憬滋养着友善包容的大国胸襟。这一年,圆明园石柱辗转百年沧桑重回故里,苏丹侨胞跨越万水千山抵达家乡,“归途很远,祖国很近”的呼告描绘着使命必达的大国承诺。这一年,“民营经济31条”的组合拳正在冲破后疫情时代的坚冰,为鱼儿创造合适的水成为民之所向、政之所行,“中国经济向好基本面不会改变”的判断彰显着稳中有进的大国底气。曾经深陷贫穷与落后的古老民族,紧紧握住了发展的如椽巨笔,在历史的书页上挥毫: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

640 (2)

2023年的壮阔,来自煌煌学府在巨变时代中矢志奋进的铿锵足音。

这一年,“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走过第六个年头,“新时代中国青年经济论坛”传承十二年之久,“积力而举、集智而为”推动中国经济学科前行是我们须臾不敢忘怀的使命。这一年,数字经济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科技”本科培养方向成功设立,在学科融合与数字时代的浪潮席卷下,我们坚信直面变化方能处变不惊。这一年,我们在广袤的学术沃土深耕,第十部“两会笔谈专辑”投入纂录、十二个学术工作坊轮番亮相,为建构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注入源头活水。这一年,我们也向辽远的真实世界问道,邀约百余位企业家重返“晋江经验”的起点,为探索政企学互动下的高质量发展再谱时代新篇。这一年,从黑龙江到广东,从甘肃到福建,经院学子奔走在祖国南北感受发展脉搏;在比利时、日本、英国、新加坡、韩国、中国澳门,我们与世界各地的思想彼此联通。走过百余年峥嵘岁月的北大经院深知,时间如顺流而下,发展却如逆水行舟,历史与未来在时时鞭策: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

640 (3)

将这些喜悦与收获积累成册,并不意味着我们淡忘了过往的艰辛。这一年,北京迎来了史所罕见的特大暴雨,几位年轻的公职人员永远定格在了雨中;这一年,甘肃地震牵动着举国上下的心,黄金72小时在天寒地冻中加速流逝;这一年,面对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成绩单,一些西方媒体“不及预期”的唱衰论仍在甚嚣尘上;这一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迫使人们重新审视独立思考与创造的价值。当我们将视线投向更广阔的周遭,硝烟与动荡远未真正平息,疾病和分裂还在轮番上演。身处这个大时代的我们,就像每一颗水滴跟随大海的浪潮而跌宕,就像每一片树叶顺应暴风的节奏而起伏,颠簸与顿挫、磨砺与考验,在我们身上留下了新的印痕,这也是2023年的一个切面。

640 (4)

此刻,我们仍选择满怀欣喜地寄望新年。这不是因为我们天真地期许,曾经的一切挑战会因“辞旧迎新”的问候而被关在门外;也不是因为我们执拗地妄想,未来的一切沟壑会因“一马平川”的祝愿而幻化为坦途;而是因为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追风赶月的征途往往无法以年为界,这是现实给予的指引,也是历史馈赠的经验。

若我们将时间倒流100年,那场追风赶月的征途叫做“危机与求索”。那一年,美国开启了长达六年之久的“柯立芝繁荣”,奢靡富足、一劳永逸的梦想似乎已经成真;而大洋彼岸的中国还在波及十二省的大旱中苦苦挣扎,许多家庭在饥饿与困顿中化为尘埃。然而,历史的齿轮总是悄然发生着转动。也是在那一年,在南海沿岸,近代中国的第一个新型农会——海丰总农会正式成立,那时的革命先驱只是想着“到农村去做实际运动”,便将一枚在未来燎原的星火播在了广阔的田间。那一年,在创刊不过数年的《新青年》杂志上,瞿秋白将一首法语歌译为《国际歌》予以推介,也许当时他也未曾料想,这曲英特那雄耐尔的磅礴音律将传遍中国大地。那一年,年轻的闻一多正在准备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在诗篇的结尾,他以红烛明志:“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640 (5)

若我们将时间倒流70年,那场追风赶月的征途叫做“重组与建设”。那一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42元,约合2022年的六百分之一。《人民日报》在新年的社论中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正是在这样的处境下,第一个为期五年的规划蓝图应运而生。这张蓝图不仅使曾经一穷二白的国度拥有了解放牌汽车、喷气式大飞机等标志性工业产品,更是它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醒目界碑。那一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昭示着中华民族始终对世界和平怀有真挚渴望,无论它自身困窘还是富强。那一年,村支书史来贺正在下大力气整顿河南刘庄“鸟不落脚,兔不做窝”的穷苦局面,在日头高照的中原大地上,村民们建起互助组、成立合作社,把700多块高低不平的盐碱荒地改造成4块大方田,那是中国许多村庄从此踏上集体化、规模化生产道路的缩影。

640 (7)

若我们将时间倒流30年,那场追风赶月的征途叫做“钻坚与创新”。那一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在会议公报中,诸如现代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等贯穿此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概念得到明晰或强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四梁八柱真正建立起来。那一年,中国接入了因特网的第一根专线,相比于同期欧美国家风驰电掣的“信息高速公路”,这看似只是一缕极为微小的东风,但正是这缕东风,使中国崛起为在世界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那一年,桂海潮还在家乡山坡的一隅仰望星空,那句“想要去天上摘星星”的稚嫩话语,或许早已被他人遗忘;但它却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空间站上首位载荷专家的追梦之路。

640 (6)

就像这三十年、七十年、一百年的巨变一般,我们的思维与性格中似乎烙印着一种难以磨灭的底色,那便是无论当下如何,都不能阻挡我们追风赶月的脚步;纵使眼前尽是平芜,亦不能妨碍我们眺望远方的春山。这或许来自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给予的朴素经验,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笃定人不负天,天定不负人;或许来自历代文人大儒的劝勉规训,“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又或许来自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在无数艰难险阻中磋磨锻造而成的乐观主义,在战胜挑战中成长,在风雨洗礼中蜕变,在历经考验中壮大,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640 (8)

当我们从历史的书卷中蓦然回首,才能更加了然“难字半边佳”所蕴含的福祸相倚的辩证意味,也能更加领悟罗曼·罗兰所描绘的“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选择热爱生活”的真正的英雄主义。我们寄望新年、寄望未来,不是寄望岁月静好,而是将自身发展置于历史的一般规律、国家的浩瀚征途之中,方能在前路的起承转合间心有定力、脚下有根。莱蒙托夫在诗中写道:“将要直面的,与已成过往的,较之深埋于它内心的,皆为微沫。”

640 (9)

——追风赶月的征途中,愿你我以信心为灯盏,照亮长夜。信心比黄金更珍贵,这是凯恩斯在大萧条时代总结的宝贵经验,也是当前中国应对潜在风险挑战的重要支撑。坚定信心,不是有意回避现实的种种困境与矛盾,而恰恰是积极求解、迎难而上;不是选择忽视时代发展逻辑的转型,而恰恰是主动求变、顺势而为。在远离诗与远方的日子里,更需要我们怀有审慎而乐观的预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将一同吟咏:“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亦从容!”

640

——追风赶月的征途中,愿你我以真理为罗盘,辨明方向。尊重真理,并非追捧曲高和寡的学问,而是回归现实、尊重常识、敬畏规律。在流量和热度的纷扰裹挟中,北大经院人将继续竭尽所能,守住一方思想的净土,告别言之凿凿的判断、告别非此即彼的思维、告别理所当然的预言,保持善意、保持宽容、保持理性,与事实而非猜忌为伴,与科学而非权威为伍。我们坚信:“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

640 (1)

——追风赶月的征途中,愿你我以合作为绳索,共克时艰。在每一年的回顾盘点中,我们都不只陈列自身发展的轨迹,更会回望国家和集体前行的脚印,因为国与家如同海和浪花紧紧相系,就像我们彼此如同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在即将到来的新年里,北大经院人诚挚地期待着,能继续推进学界内部、外部的沟通协作,和衷共济、和合而生,共同抵御现实的不确定性。我们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志同道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携手共进者,不问来路西东。”

“一气回钧万事兴,由来元旦属初旬。”此刻,旧岁已渐行渐远,新年正击鼓催征。就让我们再度抖擞精神、寄望未来,保持追风赶月的奋进姿态,坚守志在春山的宏阔愿景,在新的三十年、七十年乃至一百年的巨变中,凝聚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与光荣。

微信图片_20231230130026

祝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全体老师、同学、校友们和关心支持经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吉迎新岁、万事可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董志勇

                《经济科学》主编

                                        2023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