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英:“师道尊严”的时代意义

    作者:石中英(清华大学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在整个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日益得到重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与贯彻,使社会上尊师重教的风气逐步形成。

微信图片_202410221002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文件的颁布,明确了教师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极大地提升了教师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代表着我国几千年教育文明达到的新高度。 在这种尊师重教的大背景下,重提师道尊严尤为重要。因为古代的师道尊严和现代的尊师重教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1]尽管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于“道”“师道”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重提师道尊严不是搞文化复古、教育复古,而是要结合时代的精神进行创造性继承和转化。我认为,对古代师道尊严传统的创造性继承和转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提师道尊严,社会需要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风气,延续我们的优秀教育传统,防止“贱师”“耻师”“辱师”等现象的出现。对教师的尊重、对道统的尊重是有内在关联的。全社会要从这个高度来认识,才能够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一种内在的敬重。在这方面,政治家的态度至关重要。中国社会历来是以政治为中心的,政治家的态度对于社会的态度有一种直接的、强有力的影响。历史上教师的地位比较高,也是因为历朝历代政治家们真正地敬重教师这个职业。今天中国社会“尊师重教”还保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上,与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倡导也有直接的关系。 其次,重提师道尊严,我们需要重新阐释“道”“师道”“传道”的含义。师道尊严,关键是一个“道”字。对“道”的不同理解,就会导致对师道尊严的不同态度。中国古代各派思想家,对于“道”的认知是不同的。师道尊严中的“道”主要的还是儒家之道、孔孟之道,是一种仁爱精神。这一点,韩愈在其《原道》篇中讲得比较清楚。这种“道”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命脉,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也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加以批判性地继承和弘扬。当前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有助于社会公众重新认识这个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不过,时代毕竟不同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的东西、糟粕也应当加以摒弃,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也强调,今天我们的教育除了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之外,每一位老师更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道”“师道”和“传道”时代内容的新概括。只有从这个高度来重新理解师道尊严,才能赋予它蓬勃的时代气息,而不至于走向文化泥古、教育复古的旧路。

再其次,重提师道尊严,政府和社会要多为教师做些实事、好事,想教师之所想,解教师之所难。师道尊严固然只是社会对待教师职业的一种态度,但是这种态度不是简单讲讲话,说说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就可以广泛培育起来的。教师虽是一种古老的职业,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要保持其职业的尊严和地位,还需要成为有竞争力的职业。教师职业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一看收入,二看待遇,三看工作环境,四看专业化水平。如果在这些方面,政府和社会能够不断有所改进,那么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尊严就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职业的吸引力就会比较大。反之,不管如何提倡尊师重教,社会上依然会出现韩愈当年所批评的那种现象:公众重视为孩子选择良师,但是却禁止自己的孩子去当老师,甚至不经意中流露出以师为耻的心态。 最后,重提师道尊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价值品质,牢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训诫。我们常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与经师的主要差别就在于人师是“道”的化身,而经师则“师”“道”分离。一个社会,教师及其从事的工作要想真正地得到社会人士发自内心的尊重、敬重,教师自己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道德境界是不行的。一方面,政府和全社会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不断地体认教师职业的价值追求,真正地把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放在心上,兢兢业业,不计名利,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力求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在这方面,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社会,尤其要把握社会进步的方向和变革的脉搏,把学生从个体人提升为社会人,从现代人扩充为历史性的存在,从物质性的人提升为精神性的存在。 总之,教师的高度决定了教育和学生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而教师的高度恰恰源于对师道传统的体认和对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为教育事业付出了辛劳、奉献了力量、贡献了才智,要在广大教师中、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和引导学生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意识到肩负的责任,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2]这些精辟论述,是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师道的新概括、新发展和新期望,值得每一位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