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有:师者仁德
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 郭振有
仁是传统文化的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儒家的核心,是孔子的一贯之道。《论语》提到“仁”字有109次,孔子关于“仁”讲了很多内容。什么是仁,儒家讲五常,仁是包括仁义礼智信的,总体讲“仁”是仁的全德的总称,包括孝、悌、忠、诚、善等等。仁的发端就是恻隐之心,孟子说的仁之端,礼记讲非常真诚的爱人,这就是仁。
仁与爱的关系。程颐批评韩愈“博爱之为仁”,认为是不对的。仁固然要博爱,但是光有博爱还不能是仁。爱是人的本能,仁是爱的道理,是价值观,爱是人使用仁表现出来,仁和爱是相为表里的,如果不认识仁的道理,没有仁的价值观,也不会有真正的爱。
如何做到仁爱?首先是安土。《周易》讲“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要随遇而安,在任何地方要安心安定。当老师在自己的学校、对自己的班级、对自己的学生,能够安心、安定,这才能爱。教师如果不安心本地本校工作就谈不到爱了。其次是有志向。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作为一个教师要有大的志向,然后认认真真切切实实做学和思的工作,就是仁。第三是立人达人。仁爱对于每一个人特别是对老师来说是根本性要求。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制私欲,言行都符合制度规范就是仁。仁者必须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师自己要立,就要把学生都立起来,教师自己要通达,就要把所有人都扶持起来。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当一个老师要仁爱,那么就要对教师职业怀有恭敬庄重之心,对学生宽容、守信,工作勤勉,要施与学生慈惠。恭敬庄重就会受到学生尊敬,宽厚就得到学生的支持,守信用就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工作勤勉就能够成就自己的教育事业,对学生施加慈惠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学习。与此对应,孔子批评巧言令色。孔子还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如果作为教师不具备仁德的话,就不能在长期简朴生活中生活下去。孔子自己很谦虚说自己,只不过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但如果一个老师真正做到这样就是仁了。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机制、教学方法、教师职业方式会有很多变化,许多体制内的教师走到外面去办自己的学校,创新教育了。但是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认识传统文化的仁的深刻内涵,具有仁的价值观是最根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