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为师之本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徐勇

微信图片_20230517165200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中“传道”是教师的根本任务,首都师范大学徐勇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振有、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分别从以德为本、践行仁德、施行正道三个方面,论证了“道”乃为师之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和根本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北京大学的楼宇烈先生在《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中,把这种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的文化,描述为“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并称之为中国文化的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在排除了人的命运为天神所主宰、为外物所役使之后,决定人的命运的根本因素,就是德行。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在“是否应该相信命运” 这样的问题上用力,而是强调应该正确地看待命运,强调修身养性、积善行德和人的命运之间有着内在的、直接的关系:一个人在自己生命历程中,只要持续地改过迁善、立善行德,就能够趋吉避凶,有余庆而无余殃,从而把握自己的命运。

以“德”为本,就要敬德,崇德,黾勉行德,积善累德。周人甚至提出要“疾敬德”,也就是要调动自己的全部潜能、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急切紧迫地向德趋赴,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朝德迈进,快速提升自己的德性和德行。教育教学、读书学习,就更是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对于学生而言,读书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变化气质,涵养性情,学会做人之道,明白事理,懂得如何为人处事。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德性的重要。《玉篇·帀部》有“师,范也,教人以道者之称也”的说法。西汉学者扬雄在《法言·学行》中指出:“师者,人之模范也。”明太祖朱元璋也说:“盖师所以模范学者,使之成器,因其才力,各俾造就。”形端才能影正。铸模造范,必须端正规整,不差毫厘,否则,由此模子范式中生产的产品,就会无一例外地存在瑕疵。正如石成金在《传家宝初集》卷之二《师范》第十中所说的那样:“为师者,弟子之所效法。其师方正严毅,则子弟必多谨饬;其师轻扬佻达, 则子弟必多狂诞。是以文人才士,虽不必过于迂腐,但俨然为人师范,举动间亦须稍自检束,令子弟有所敬惮。”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是学生行事的榜样,视听言动的模范。教师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品格和风范,才有可能把学生塑造成“圣贤的坯璞”。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意识到了教师的榜样作用,都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以身作则、以己示范,是比给学生一大堆规则、反复进行道德说教更为有效的教育。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教育环境,通常都规模较小,人数较少,师生朝夕相处,相互熟识,共同建立起了人文教育所必需的亲密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的品质、人格、习惯和处世态度,就会时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正如宋朝人俞文豹在《吹剑录》中所说的那样:“所谓师弟子者,皆相与而终身焉。难疑答问之外,则熏陶其气质,矫揉其性情,辅成其材品。如良工之揉曲木,巧冶之铸顽金,蜾蠃之咒螟蛉。使物物皆曲成,人人皆类我,而后为无歉。吾夫子之陶铸七十子,盖如是也。”

由于教师不仅肩负“授业解惑”的传习使命, 而且怀负“时而化之,德而成之,材而达之”的教化责任,所以,中国古代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也无论是学塾还是书院,都非常注重教师的德性和德行。在选择各级教师时,把这点放在首要的位置。清代的李淦叮咛家人:“既谓之师,必其范足以为楷模而后可。故当择其文行兼优者为上, 文优而大德不逾闲者次之。若品行有亏之人,虽文才出众,教法超群,不敢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