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周年|探寻理想的教育


教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古往今来,关于教育的讨论从未间断,大家对于理想教育的追求亦不曾停止。

两千多年前,孔子面对“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时,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

18世纪,卢梭在《爱弥儿》中谈到,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潜能。

20世纪,爱因斯坦提到,每个人都是天才,不过如果你用爬树的能力去评断一条鱼,它一辈子都会觉得自己是个笨蛋。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在推动现代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也有不少名家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譬如,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实现“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俞平伯强调“大水养鱼”,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长成大鱼。

好的教育令人心驰神往,但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追寻理想教育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教育生态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家层面持续出台政策,完善教育制度,民间机构也通过发声和行动,来推动教育向好。

实现理想的教育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初心,也是我们行动的目标。20年来,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我们不断在描绘、在寻找理想的教育。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希望的教育模样,也期待您在文末留言分享您理想中教育的样子。

微信图片_20221215211625

        善待儿童的、幸福的教育

孩提时,你对童年的期待想必是五彩斑斓的。那时,你对世界充满好奇,墙角的一只昆虫、路边的一朵小花都能带给你新鲜感。你梦想能自由玩耍,期待去林间、去山野冒险,尝试在不同领域探索,一步一步,打开更多未知的大门。


可当你成为家长、成为老师后,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的幻想,是否有意识到这也是孩子的童年期待?或者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下,你已被分数压得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2011年,南京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月月写的题为《妈妈,我压力好大》的诗歌令许多家长心酸。“一分一秒一嘀嗒/外面的鸟儿早已飞回家/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我都在家/我在家/不是摆弄芭比娃娃/也不是上游戏网站4388/而是拿起笔在奥数题上比比画画/啊/压力好大”,小月月的童年,是全国数以亿计的人正在或曾经经历过的童年。


“妈妈,我想告诉你/长大的我不会没有出息/不要让大自然和我没有关系/给我放个假,好吗/妈妈,我的压力真的好大”,这样的心声也是无数和她有同样经历的孩子的心声。


教育的强烈竞争性和淘汰性之下,中国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的幸福感也不断降低。2018年PISA测试中的“学生幸福感”评估数据显示,在71个参评国家(地区)中,中国学生幸福感排名第64位。比起2015年时的第41位,中国学生的幸福感排名大幅下降。


智育至上、唯分数论的升学竞争不仅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损害着民族的活力与创造力。学校不是工厂,教育不是灌水,也不是训练和塑造。教育是启蒙,是唤醒,是点燃,是开悟,是解放。

我们以为,好的教育,是善待儿童、使儿童免于恐惧、能够保障儿童睡眠的教育;是为大多数人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重点学校、优势阶层的教育;是能够增进个人和社区福祉的教育,能够培养勤劳、善良、有正义感、可以自食其力并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培养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创业精神的终身学习者,而不是“考试机器”。好的教育依赖于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

      面向大多数人的、公平的教育

幸福的教育就像理想的蓝图一样令人向往,但现实是,考试、升学的重重压力导致家长、老师、孩子无不被教育焦虑笼罩。这样的焦虑蔓延至义务教育甚至更早的阶段。

应试教育制度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许多家长的育儿箴言。为了让孩子上名校,家长不惜掏光积蓄购置学区房或者付出高昂的择校费。与此同时,教培市场上,各式各样的课程刺激着家长的“鸡娃”神经,课外培训的触角不断向年龄更小的孩子延伸。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年1月发布的《观察丨资本漩涡下的在线教育》中提到,近年来,我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迅猛。数据显示,用户规模从2016年的1.04亿增长到2020年的4.23亿,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218亿元扩大到2020年的预计5000亿元。


家长对校外培训趋之若鹜的背后,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甚至高中教育机会城乡差距、阶层差距的持续放大。这种差距从显性的总量不均衡,转为更深层的、隐性的教育差距,体现为城乡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分布上。


教育资源、家庭“文化资本”的鸿沟,拉大了新形势下城乡学生学业能力的差距,造成农村学生考入重点高中的机会明显减少。除此之外,“超级中学”的择校制度也导致在权力和金钱的竞争中,不仅农村学生难以应对,城市普通家庭的学生也不是对手。


“超级中学”不应具有超越公共利益的特殊利益。其违反政策、跨区招生、提前掐尖等行为不仅破坏区域教育生态,损害教育公平,也会助长应试教育、升学率评价以及收取高额择校费之风。


义务教育本身应是保障性的、基础性的,而非选择性、淘汰性、竞争性的。免费、免试、就近入学,每个儿童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才能得到保障。严重的应试教育、沉重的课业负担、择校热和升学率竞争,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基础原因。


教育公平,首先要保证竞争性机会的公开平等、一视同仁;其次是对弱势群体的倾斜性补偿。因此,需要考虑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切实保障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

              “小而美”的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难点问题之一。伴随城市化进程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乡村文明的水土急剧流失,农村教育逐渐丧失自己的根基,“农村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愈加凸显。

人民日报曾在《农村孩子仍面临上学难:村校荒芜 成本提高》中提到,“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将国家农村城镇化战略简单地理解为‘向城镇转移’,于是乎,一些县级教育部门一声令下,减掉了对村级幼儿园和小学的投入并责令其向乡镇合并,乡镇高中向县城集中,形成一股‘停办村校向城镇合并’之风。有的村级教育设施荒芜废弃,有的校舍成了仓库、牛栏、养鸡场。”


村里若没有了小学,自然是令农村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如此一来,家长或要选择为了孩子上学方便举家搬迁到城镇。但是如果经济条件有限,这些家庭的孩子要么小学时便要去乡镇寄宿,从小面临家庭教育缺失的困境;要么只能每天起早贪黑,长途跋涉,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村校的消失,会让农村孩子接受教育变得越来越困难,而被主流社会所忽视的、农村的“底层”的处境也会更加艰难。


农村教育面临整体性危机之下,更需要正视和回答这些问题:农村还需要学校和教育吗?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取消农村教育、离农弃农的教育吗?农村教育真正的功能、价值究竟是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回答是,“我们需要汲取前辈教育家和五四教育文化的资源,需要借鉴亚洲国家社会现代化和乡村建设的有效经验,探索真正符合农民和农村需要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教育,重新点燃一个教育大国的文明之光。”乡村教育可以勇敢走自己的路,立足小班小校、自然乡土的教育生态,探索更适合乡村孩子的育人模式。乡村教育应该有、也可以有自己的样子。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破解农村教育困局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满足了农村后20%没有能力进城上学的弱势家庭的教育需求。伴随城市化和少子化的进程,今后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将成为小规模学校。但是,由于小规模学校过于分散和偏僻,其改造和提升的难度更加明显。正因如此,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为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搭建交流与成长的平台,联合社会力量助力其发展,2014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起成立“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现更名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共同体”)。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通过联合各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促进其内部交流、学习与合作;形成小规模学校共同体,让小规模学校的声音和诉求得以被社会听见,推动更多资源流向小规模学校。


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要政府发力,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保障、管理模式创新、倾斜性的教师配置、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考核等方面加以改善。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多,特别分散,在政府支持之外,还需要社会力量的辅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家长形成合力。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也需要自身努力,通过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来提升教育质量。

            创新的、多元的教育

培育“小而美”“小而优”的农村学校,将推动农村教育社区化、生活化和乡土化,让农村教育重新焕发活力。事实上,这样的生命力也是中国教育整体缺乏的。

不同地区的教育生态千差万别,不同孩子的教育需求也各有差异。若试图用同一个政策号令全国的教育,用同一个标准管理所有的区域,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也可能由于没有考虑到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校情的差距,在实施时出现偏差。教育生态也会因为管得太死而渐渐失去活力。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千校一面,难以创造出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育人模式,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难以得到好的保护与培养。

呵护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需要一个健康、多元的教育生态,需要更多的教育创新之举。以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为引导,通过对教育体制、组织、教师、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进行革新,有效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质。


幸而,在大致相同的制度环境中,一些具有创新思维、勇于改革现状的地方政府、学校、组织、企业、个人不断探索,为教育生态的改变带来点点生机。


2008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社会多方机构共同发起“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14年时间、6次评选,上百个地方教育制度创新案例,凝聚着地方政府在解决区域教育生态和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时散发的智慧。


2014年,研究院发起“LIFE教育创新”项目,发掘传播教育创新案例、开展多元教育专题研究。伴随项目的持续推进,不同领域的教育者相互看见、相互学习。无论是创新小微教育机构、由教育公益组织转型的乡村创新学校,还是尝试改革的公立学校,这些在实践中寻求突破的教育新形式,以及创新理念的践行者们,让以教育创新推动教育生态改变有了更多可能。


教育创新并不是人为的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改变现实,创造未来,通过创新促进教育公平,通过教育创新培养创造力。也就是说,通过教育创新改善教育的可及性,帮助边缘群体获得教育,弥合城乡之间、阶层之间、民族之间、性别之间的教育差距;通过创新改善教育品质,克服严重的应试教育弊端,为明天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合格公民。


在大教育的新视野中,教育不再只是学校的事,教学不应局限于教室之内。学校应当扎根于社区,促进教育的社区化、生活化,按照青少年生长的实际需要、按照生活重塑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构建一个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结语:

教育融于生活,亦适于终身。优化教育生态,需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也需要每一个细小的落地之举。过去20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坚持以民间视角透视中国教育的基础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从教育政策倡导、教育公众意见表达、教育项目咨询评估、推动教育创新、助力农村教育等多个维度推动中国教育向优质、均衡、多元化发展。解决教育问题,需要更多的声音与行动。希望您和我们一起,用坚定的选择和行动,推动实现理想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