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依规惩戒学生无可厚非 但惩戒初心是一笔良心账

           文 陶凯龙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一时引发热议。

   教师依规惩戒学生无可厚非,古云:严师出高徒。但惩戒初心是一笔良心账,也事关惩戒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240831205354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2021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开始施行,规定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并划分出一般、较重、严重三类教育惩戒。

   惩戒方式包括点名批评;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适当增加额外的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学校校规校纪或者班规、班级公约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情节较重的由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予以训导、承担校内公益服务任务。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学校可以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者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对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学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配合家长、有关部门将其转入专门学校教育矫治。

   同时为防止教师惩戒权滥用,也规定不得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指派学生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其他侵害学生权利的。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惩戒不是变相体罚和侮辱人格。

   教师惩戒权的目的是对学生要能管、敢管、会管、管好。

   记得我小时候我上学的时候教师多半有惩戒,而且措施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罚站、打扫卫生甚至有体罚,但几乎没有家长和学生投诉举报甚至家校、师生关系矛盾紧张,从现在社会发展角度看原因有家长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传统尊师重教的习惯,而最重要的是当时教师惩戒初心基本都没问题,就是单纯的为学生成才,不掺杂名利等利益因素,也就是说师德够,家长和学生也多能理解。

   而现在很多人过多强调了自身权利和自由,往往忽略了责任和义务。要知道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是统一的。

   之所以很多家长和学生现在担心教师惩戒权滥用原因是许多教师违反师德行为诸如有偿补课行为多,甚至收礼成风,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到高中,越到高年级这种情况越甚,一些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甚至个别教师暗示学生及家长到自己的补课班或者利益关联方的教培机构补课,否则出言讽刺或者变相体罚等逼迫,如此师德试想家长和学生能否服气?如何确定教师依规惩戒学生,不是报复?

   所以我说,惩戒初心是一笔良心账,本身教育行业就是良心行业,学生在校时间长,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的言行,如果教师本身因“财”施教,唯利是图,他的教育惩戒权能够起到育人的作用么?能够做到公平么?反而适得其反。

   全国各大中小学目前刚刚步入开学,几日过后便是教师节,而教师节本身就是一块试金石,收礼受贿肯定会有,而且在有些地区很普遍,不信可以看教师节这几天的新闻信息和网络舆情。

   而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送礼金额越大,越是老教师越猖狂收礼(新入职教师往往不敢,有所敬畏),受社会风气影响的许多没有安全感的家长大部分助长这种风气,正义公平可以有,但是遇到自己的事还得给我开个小后门,所以敬请笑纳,一边支持反腐,一边助长行贿不良之风,这就是人性。

   师德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做人的根本,教师惩戒权也必须有,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但是一定不要忘记初心,真正为学生好,同时要遵守道德和法律,掌握好尺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师德没问题,自然敢于实施惩戒权,毕竟问心无愧。

   而学校也应该针对教师惩戒权实施后进行有效监督,对于家长诬告教师正常惩戒的要给予正名、坚持原则,依法依规办事,不能简单责罚教师并与政府、教育、司法等部门合力坚定地维护教师合法的惩戒权利,积极管教学生。

   同时作为家长也应该依据家庭教育促进法,履行好父母的教育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换位思考支持配合,为教师的管教营造一个和谐的软环境。对老师在管教过程中的瑕疵(惩戒过程中,初心没问题)给予包容,才能让更多老师敢于管教。

   作为教师手中有戒尺固然重要,但心中有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