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东 一个人的‘军事联合国’
二战时期的日本关东军军装,诺曼底登陆站时期用过的锅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师军装,刚刚退出现役几年的八七式解放军标志,这些在军事博物馆恐怕都很难见到的珍贵物件在一家军品收藏店应有尽有。
而这里不得不提这家店的主人,在北京报国寺北京乃至国内甚至国外都很有名被称为一个人的军事联合国的李长东。
穿上二战日本关东军军服上衣,德国军官长裤,外面套一个英国空军呢子大衣,头顶意大利的钢盔,戴着中国坦克兵手套,左手里拿着美国铝饭盒,右手扶着身上斜挎的“盒子炮”枪套,脚底下登一双国产大黑皮军靴,这样一身不伦不类的打扮加上陕西口音就是李长东给人的第一印象。
据李长东介绍,来自革命老区延安的自己对这些军品物件有着深深的感情,在报国寺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他说自己曾经想当兵,但因为一些原因梦想破灭了,随后他就成了一个怕老婆的军品收藏者。1990年开始收藏至今,他自称“花光了所有积蓄。”
在国内收藏界,军事用品收藏绝对是一个冷门,因为军用品升值空间小,甚至有些军用品不易于保存都成为难点,而且收藏军品的大多数是军事发烧友,群体有限。大多数军品爱好者之所以喜欢军品,都是因为那种抛弃一切保家卫国的忠诚与勇敢。
但是军品收藏,本身就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在那些曾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军用品面前,往日在小说和电影中看到的那些历史画面一下子变得具体化了,人们仿佛触摸到历史的细节。
来自昆明资深军品玩家说过:“玩军品,本来就是一种很男人的爱好。”或许,军品收藏,从很大程度上寄托了男人在和平年代里对战争、勇敢、光荣和梦想的向往。
年少的谈军事,年长的谈国防。军品收藏的最终目标就是从一个英雄情结者的外在仿效自觉进入关注国防建设阶段。这是一个痴迷军事者的必然定位,历史上操这份心的也有并非行伍中人。“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顾厚昆《美国地理兵要》、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诸葛亮也不是行伍出身。否则就是自得其乐的军事发烧友。与国防无涉的发烧,是小打小闹,持续不了多久。收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高雅的文化。
而作为一个军品爱好者,李长东能够把军品收藏做大做强背后付出很多。为此他经常上网搜索相关军品交流信息,货源因此源源不断从国内外发到自己手中。
对于北京本地军事用品爱好者,李长东经常送货到家。买家也从单纯的军事用品爱好者到影视剧导演以及很多名人跨越式转变。
李长东骄傲的告诉记者,毛新宇将军也到过自己的摊上购过军用品。与此同时国内外许多新闻媒体都给予了关注报道!
做军品利润有限,但是李长东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小生意,更是一种责任,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陶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