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波:传统读书法“吟诵”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杜晓波(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

微信图片_20240630192548

  什么是吟诵   

《尚书·尧典》: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是我们尚能追溯的最早的关于音乐制作的典籍了。我们看到了音乐的功用是教导年轻人,要他们“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制作方法是什么呢?“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就是说,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把读诗的音拉长,就成了歌了,追求五声六律相谐。最后达到“神人以和”的境界。

这样一看,音乐自产生之初,就具有教化功能。古时候,音乐在人们休闲时,在人们劳作间,在贵族的宫廷里,也在百姓的田野间,音乐伴随人们左右。而现在,音乐成了一门独立学科,似乎只有表演时才用得上。这就是因为,人们在读诗文时不再吟诵,取而代之的是朗读,朗诵。

吟诵是读书法,是古人作诗的方法。作诗时,通过平仄、韵律,找到在音、意上最能表情达意的那个词,通过对气息高低有致、缓急有别、长短相间的处理,让读诗犹如呼吸一样舒服、自然,让诗歌散发感染力。而朗诵,是西方传入的舞台表演方式。通过语言对白,向对方表达思想情感。吟诵还原古诗文里的字符原有的蓬勃的生命,当我们读起诗文时,不再是平直声线上一二三四声的简单枯燥的交替,而是还原它原有的节奏和乐音。我们要让学生充分体会我们民族语言的音韵魅力,在平平仄仄中去寻找诗的韵律,去探求作家思想情感的心路历程。

诗歌创作之初是声音先于成文,吟罢方提笔,是否合律,边吟诵就边修改了。音韵与情感多有对应关系,于是,依据文字本身的读音,用符合平仄格律的吟咏,按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的规律对声音作出调整,还原古人的读书方式,自然就得到了开启解读诗歌的金钥匙,就拥有了诗歌的正确打开方式。遇见吟诵,字符得到重生,还原它原有的乐音与节奏,遇见诗词,音符找到了最好的歌词,谱写更优秀的乐章。在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的大环境下,用“吟诵读书法”来教学生学习古诗词文,让学生在对诗词声韵平仄的分析中理解诗意,在吟诵的高低长短声律的感知中品味,了解作者情感。从内容上,方法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吟诵读书法离开我们一百多年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这个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需要被激活。

  

吟诵现状   

应该说来,吟诵被一些人误解,因为他们不了解,所以他们不理解,觉得吟诵不合时宜,觉得吟诵不如朗诵那么明快……因为不了解吟诵,不了解古人作诗的方法,多在语法上下功夫,而没有从声韵上去分析,所以对一些诗就会有误解。语法是西方的文法,适合西方,但不一定适合对汉诗文的解读。就像段启明先生在敬德书院题为《红楼梦与中国传统美学》讲座里所说:“不能简单地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来评论《红楼梦》,因为“现实主义”是对西方文化思潮的一种概括,不适用于评论《红楼梦》”。那么,还原到汉字的语音,诗歌的声韵,如此来解读诗歌,会更接近诗歌的真意。

大部分语文老师都会告诉学生,诗歌具有音乐性。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怎么体现呢?仅仅用节奏和押韵来解释是不够的,押韵固然讲到了韵字了,但是,会讲这个韵的声情意义?节奏又是怎么判断出来的,是依据诗歌的平仄判断的吗?不是!没有关涉到格律。而谈诗歌,尤其是谈近体诗,格律不可不谈。

在学习诗歌专题时,有一天,一个学生问我:“老师,这些人为什么总是回不了家?”是啊,我们有一类诗歌主题就是“羁旅情愁”,“思乡怀人”,为什么总有人回不了家呢?杜牧在清明节时回不了家,王维在重阳节时回不了家……这类诗歌很多。我觉得这个问题太有价值了,这时在讲诗歌专题,用的材料是一组高考真题,然而高考不会直接考孩子问的这个问题。但是学生关注这个问题了,说明除了高考分数和所谓的标准答案,孩子们还关注和思考一些其他的问题,这就很好。有关情怀的培养,你能说与高考无关吗?就算与高考的分数无直接关联,但与个人成长有关,与培养青年成人有关。

于是,我借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给他们讲儒士精神。少小离家,到底有多小?如果不是从做官时离家算起,而是求学求仕时就离家,能推到13岁、14岁左右。老大回,到底有多大?这是可以考证的了,作者回家时,是86岁高龄。乡音是诗人身上不灭的故乡烙印,这一缕乡音,是自己身为故乡人的凭证。然而,再细读“笑”,仅仅是小孩子不知谁人而笑吗?问者无心,却引出了诗人的无限感慨。一个“客”字,让自己反主为宾,心心念念的故乡,经年之后,我是一个客人了。一个“笑”字,化解了不识的尴尬。沧海桑田,人生百味,只有诗人自己知道。可谓到不了的远方,回不去的故乡。

诗中这些情感,让孩子如何得到,如何进一步体会感受呢?我尝试用吟诵的方法来解决。

偶位数平声字“家”字读音拖长,表示家的遥远,对“音”字读音拖长,表达乡音绵长亲切。前两句,“少小”和“老大”高音处理,这组强烈对比是被强调的,感叹时光的流逝。三四句,几个入声字都在这两句。“不”“识”“客”是入声字,对这几个字高音、促读的处理,情感更强烈了。“回”“衰”“来”是韵脚,读时是最长音,十灰韵,情感多为迥出尘埃,感伤痛苦。比如“回”是韵字,长吟,在这延展的声音里,有青年的苦读,中年的奋斗,老年的……以及那些人情世事,宦海风波。“来”是韵字,是一首诗的最后一个字,长吟,问而不答,言尽而意不止,结尾的长吟让我们与诗人一起回味人生,将世事沧桑的人生体验和无尽的感慨蕴含其中。

古人不能回家之苦,承受这些痛苦,却是为了济世安民,古时儒士多是这样的经历。如此,领会并去体会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伤。我再用吟诵方法给孩子们讲《登鹳雀楼》,何为“白日”?提醒孩子们关注这个意象,依山尽时是“白日”吗?感伤伟大生命消逝的无奈,启发孩子们珍惜时光。

这些,不是非吟诵不可得,而是追踪找对了路径。这里涉及平仄、广韵、平水韵等知识。

由学生的一个提问,实践了一次诗歌吟诵教育教学。当时孩子们是专注的,参与是积极的。他们可能不曾想,小学就学习的这两首诗歌,今天重拾,认知上是另一个飞跃。所以,读诗是几重境界,从读读背背,到深刻体会是需要过程的,加入吟诵,可能会快一些到达。

吟诵通过叶嘉莹、华锋、徐健顺等等多个专家以及他们所带领的团队的努力,今天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正式成立了吟诵教学法专委会,会员遍及全国。总之,从03年04年采录老先生们的录音到今天,吟诵人一步步走来实属不易,但是成果令人欣慰。近年,徐健顺教授的《吟诵概论——中华传统读书法》受到了读者的好评。此外,吟诵方面的理论书籍,还有华锋教授的《吟诵学概论》,叶嘉莹先生的《古典诗歌吟诵九讲》,陈少松先生的《古诗词文吟诵研究》,张本义先生的《吟诵拾阶》等。这些著作说明吟诵发展,有理论,有传承,到今天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