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卿: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为立德树人开辟新时空

微信图片_20240612193646

2024年5月9日,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挖掘海淀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智慧,增强海淀区学校、教师和家庭教育辅导能力,由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万泉小学教育集团协办的“孟母三迁与家校共育”春季会讲在敬德书院召开。首都师范大学王殿卿教授的发言主题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为立德树人开辟新时空》,现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针对中小学生品德成长之特点与规律,研究与建构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维互动机制,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中国式教育、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

为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从家庭教育开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三字经》开篇部分,它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性向善,为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并且良好的教育要从家庭开始,这其中父母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历史上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至今仍然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王殿卿先生认为包括《三字经》在内的传统教育读物值得今天的老师、家长和学生认真地阅读和学习,从中能够获得许许多多如何育人、如何做人的智慧启发。

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家庭建设、家庭教育极为重要。

学校德育,就是育德。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的内涵,包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培根铸魂的历史。

春秋时代的管仲,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战国时代的孟子,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提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由此仁、义、礼、智成为人的四个“德目”。到了汉代,董仲舒在“四德”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信”,成为“仁、义、礼、智、信”,即后来所说的儒家“五常”。宋代新儒家在“五常”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在王殿卿先生看来,“孝”体现的是纵向的爱,而“悌”则是横向“和”的表达,家和万事兴。如此便搭建起了家庭伦理的坐标系。“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这些都深刻阐发了家庭建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为立德树人开辟新时空。

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可以为立德树人开辟新的时空。王殿卿先生特别提及到“母亲节”一事,他认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中华母亲节”。他说:2006年年底,孟子家乡山东省邹城举办了中华母亲节促进会成立大会,呼吁将农历四月初二孟子诞辰这一天确定为中华母亲节。这一倡议得到了社会的积极响应,十八年来,以“学孟母教子,学孟子做人”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互动行孝道的主题活动,成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王殿卿先生指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清代的《弟子规》,这些传统蒙学读物代代相传,与历史上的家规家训、治家格言、教育著述一起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在新时代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